首页>疾病百科> 萎缩性胃炎

现代健康

2009-11-29 www.cnhan.com A +

益气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饮食有节心情舒畅记者刘璇通讯员周汉桥2002-08-1216:00:49

受访: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王建久

  俗话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然而病从口入,吃进去的东西,首先受影响的就是胃。胃粘膜血管异常丰富,主要起着贮存、消化和运送食物的功能,长期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调很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  慢性胃炎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据统计,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其中萎缩性胃炎约占1/5。随着胃镜的普及应用,被发现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仍在日益攀升。该病不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病程冗长,进展缓慢,而且研究已经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甚至有人认为,严重的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胃癌病变。特别是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有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者,胃癌发生率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约有5%-10%的患者可能最终转变为胃癌。  目前,对于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尽管有许多中西药可以治疗,但是仅仅只能进行对症治疗。最适宜的措施除了长期随访和定期做胃镜复查外,中医在萎缩性胃炎治疗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只要治疗得当,病变甚至可以发生逆转。然而却有不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由于他们对病情缺乏了解和认识,思想上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和负担。在此,我们特请来专家,和您聊聊中医如何治疗萎缩性胃炎。  中医如何认识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主要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治疗不当逐渐发展而成。它并不是指胃变小了、萎缩了,而是胃粘膜发生病变后,导致胃腺体萎缩减少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西医的说法,中医主要将其归于胃胀和胃脘病的范畴,但对其症状却有详尽描述。像中医最早的书籍《黄帝内经》中指出的胃痛、胃胀、嗳气等表现就与萎缩性胃炎的症状相似。  西医认为,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量饮酒、浓茶、咖啡或长期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会损伤胃粘膜,导致浅表性胃炎转变为萎缩性胃炎;当幽门功能松弛时,肠液和胆汁通过幽门返流到胃,也会刺激胃粘膜,破坏胃粘膜屏障,也容易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研究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更是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我国80%-90%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都曾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是该病具体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中医则认为,饮食失节、情致不舒、劳倦内伤,加上湿热邪毒的侵袭,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是引起萎缩性胃炎发生的根本。脾胃主管营养的吸收消化,起着维持人体气息升降的作用,一旦脾胃虚弱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气息瘀滞等一系列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胃镜是确诊的有效手段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因此要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1、临床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以上腹部为主,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隐作痛。当胃粘膜萎缩后,胃消化功能就会逐渐减退,出现胃排空功能障碍,表现为胃胀、尤其是进食后加重,食欲减退、饮食减少,嗳气反酸,然而也有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不过,疾病的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是否明显关系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即使目前暂时没有症状,病情也可能相当严重。  2、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萎缩性胃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诊断可直接了解病变发生的部位、萎缩的严重程度、是否有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在做胃镜检查的前一天晚8点就应该开始禁食,检查时尽量放轻松。同时进行胃粘膜活检,看腺体是否发生了萎缩,有没有被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取代,是否发生了间质炎症浸润等。据观察,往往上腹部不适患者,经检查他们绝大多数或轻或重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此类患者,既不可草木皆兵,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  益气活血治疗萎缩性胃炎  在临床治疗中,王建久医生发现: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缠绵难愈,且极易复发,根据中医“久病必瘀”的特点及“气虚则血瘀”的临床征候,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疗效更佳。不但能有效改善症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改变胃内环境,促使大部分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可达93.6%。  方用:黄芪30-60克,白术、佛手各12克,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各10克,川芎、砂仁各6克,莪术15-30克。倘若脘中隐痛加香橼皮、玄胡索;肋背胀痛加广木香、郁金;胸闷气短者加香附、苏梗;食欲不佳加二芽、鸡内金;口干欲饮加沙参、石斛;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加  乌梅、白花蛇舌草、苡仁;伴有胆汁返流加法夏、郁金、枳壳;伴有胃粘膜出血加白芨、三七。水煎后分2次服用,3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病情即可明显改善,费用在1000元以内。  在服药的同时,饮食要有规律,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绝对戒烟禁酒,少吃过热、过咸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浓茶和咖啡。避免用损害胃粘膜的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解热镇痛类的药。另外,保持情绪乐观,定期复查也很重要。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服用抗生素,阿莫西林、丽珠得乐等都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同时还可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如乐得胃、果铋胶、硫糖铝、猴头菌片等。另外,改善胃动力,也是治疗的关键。吗丁啉、普瑞搏思可增加食道下段括约肌张力,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对消除饱胀感、腹胀、餐后不适、上腹烧灼感、恶心等有良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小,但对胃粘膜脱垂患者不宜使用。  目前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只要早发现,及时治疗,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但是这类患者,即使暂时治愈仍有再次复发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坚持定期随访,最好每3-6个月复查胃镜一次。  为防止癌变,能做预防性切除吗  目前已经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胃癌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不少患者说,既然如此,为了预防其癌变,我是不是可以做预防性胃大部切除呢?对于这一点,医生并不赞成。由于慢性胃炎是胃粘膜弥漫性病变,即使胃大部切除后残胃仍有炎症,且手术后不可避免的胆汁反流反而会加快炎症进展。另外,手术后残余的胃仍属于癌前病变。据临床观察,10年后的残胃胃癌发生率逐年增高,且高于没有经过手术的胃。因此,胃大部切除既无预防癌变的作用,反而破坏了胃的生理功能。倘若是长期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肠腺化生,未能排除癌变可能者,可以慎重考虑切除。  其实,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本来就是少数,其中又只有5%-10%的可能转变为癌,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谈癌色变”。过分地紧张焦虑,只能加重病情的发展,破坏机体免疫功能,反而使“癌魔”不请自到。

来源:现代健康报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