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早防治
有的人耳朵不痛、不痒、不流脓,突然就听不见了;有的人甚至清早起床还耳聪目明,突然耳朵发闷、有胀满感,几小时后逐渐听力损失,这都是突发性耳聋的表现。
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每5000人中就有一个人会发生突发性耳聋,可见这种病发病频率之高。北京同仁医院的两位耳科专家戴海江、陈秀伍在近期的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里介绍了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就是突然发生的听力障碍,时间一般在几秒钟之内,最长也不会超过2天,医学上称之为暴发性耳聋。暴发性耳聋除了有听力障碍以外还会伴有耳鸣,像蝉鸣一样在耳部一侧,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但如果是极短暂的耳鸣就不是突发性耳聋的症状,而是内耳缺血,有时病人还会感到耳闷、皮肤发麻等。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在医学界至今还不是很清楚,但据观察病人在发病前的表现,都曾有过感冒、发烧、紧张、劳累等现象。突发性耳聋有50%的人是可以自愈的,另50%则需要通过治疗来恢复,早期治疗的治愈率比较高,建议不要晚于1周进行治疗。如果晚于2个月再进行治疗的话,恢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好比几天不给花浇水,花就会枯萎。如果花已经死了,浇多少水也不能再使它重生,这说明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一些人很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经药物治疗后,这种病治愈率可达80%。
常用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药物有:血管扩张剂,如丹参、维脑路通、活血素、血栓通等;抗血栓形成剂,如东林克栓霉等;糖皮脂激素类药物。但要注意禁忌症,还可以服用一些促进内耳代谢的药物,如多可喜、多种维生素等。除了蜗窗膜破裂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以外,其他的病人只需要服药治疗就可以了。病人也可以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注意多休息,不要过于疲劳。
激素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如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治疗突发性耳聋不需要长期用药,一般用药半个月左右就可以了,我们治疗时也会发挥激素最大的作用,并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出现。人体自身也会产生激素,早晨分泌得最多,因此这时加服激素类药物,可以发挥最强的效果,而且也符合人体的代谢,一般大剂量(30毫克)一次性服用,早上8点左右服药,1周后开始减量(每周减1片),减到每天1片时就可以停药了,要注意服用激素时不能突然停服。也有些人不能用激素治疗,像结核病病人。溃疡病病人、糖尿病病人、高血压病人、孕妇等。可以通过免疫调和剂进行治疗,当然还可以用高压氧来帮助治疗,以促进功能恢复。
耳鸣是突发性耳聋的重要现象,不可忽视。耳部是由耳廓、外耳、中耳(鼓膜、听小骨、中耳腔)、内耳、前庭、半归管、耳蜗等组成的,耳鸣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外耳、内耳、中枢神经等引起的,应该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监测。
如何预防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原因和病毒感染及供血有关,所以要注意锻炼身体,以减少病毒的侵犯,也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出现,更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及饮食,还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突发性耳聋治愈后应该在1年左右复查一次,并要注意改善微循环。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大约需要2个月左右,如果病人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住院进行治疗。
填写此药品企业信息(免费) 查看此药品生产企业 我要提问/回答 查看全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