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医生,我怎么早上一起来就觉得听不见声音了?”昨天上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30多岁的刘先生惊慌地对医生说。
据刘先生说,为推销产品,他连着七八天东奔西走,十分疲劳。前晚,老同学聚会,他硬着头皮喝了不少酒。深夜,他顶着冷风回家,睡前觉得有点感冒,也不在意。
没想到,早上起来刘先生便觉得耳朵里好像堵满了东西,突然听不到声音了。
专家诊断,刘先生是患上了突发性耳聋。而这样的病人,近几天,浙江省人民医院五官科的医生们已经碰上了好几位。
据悉,突发性耳聋在天气寒冷或由暖转冷时最容易发生;它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重度感音性耳聋,一般发病时间不超过24小时耳聋即达到高峰。患者在发病后大多能准确地说出发病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多数病人发生在受寒、感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之后。
浙江省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苏立众认为,引起突发性耳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个是内耳微循环障碍――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发耳聋;另一个原因,是病毒感染,许多病人发病前有感冒病史,就像病毒侵犯心脏就会得心肌炎一样,当病毒侵入内耳后,与其间的红细胞、血小板发生亲和,凝集成团,阻塞内耳血管,就会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另外病毒和听神经亲和,也可使听神经充血、水肿,这同样可以引起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