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年间经临床确诊的43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例的发病原因、诊治过程及转归。结果 43例不同损伤类型病人依靠临床表现和腰椎穿刺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经采用不同治疗后全部于(3~10)d内低颅压症状消失。结论 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发生与伤后脑血管痉挛,脑脊液经耳鼻丧失过多,过量使用脱水剂,体液丧失多而摄入不足,手术或腰椎穿刺放脑脊液过多等因素有关,确诊后及时治疗均能痊愈。 关键词:颅内压综合征;脑损伤;腰椎穿刺 中图分类号:R743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6―0554―01 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脑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综合征43例,占同期收治急性颅脑损伤病人1943例的2.2%,现将此43例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18~64)岁,平均42.5岁,均有头部外伤史。受伤方式:车祸伤28例,跌坠伤9例,打击伤6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2例,(9~12)分12例,(13~15)分29例,低颅压综合征症状均出现在伤后3d内。本组病例均行腰椎穿刺测压力低于0.69kPa(70mmHzO)。 1.2损伤类型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扫描。脑震荡10例,单纯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6例,颅底骨折脑脊液漏并脑挫裂伤13例,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颅内血肿3例,重度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多发性损伤致低血压休克2例,其中8例因急性硬膜下血肿行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片减压术。 1.3临床表现 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乏力、厌食31例;伴有脉搏细数、血压偏低7例;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状5例,均于伤后3d出现。这些症状大多与体位变化有明显关系。 1.4治疗与结果 经采用平卧休息,增加液体量摄入和另有5例行鞘内注入滤过空气20mL后,全部病例在(3~10)d内低颅压综合征症状得到纠正。 2讨论 2.1诊断 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根据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为:①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烦躁,在坐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②腰椎穿刺测压力低于0.69kPa。有以上两条者即可诊断为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 2.2发病机制 外伤后低颅压原因,有学者认为与伤后脑血管痉挛、脉络丛分泌功能受到抑制或者继发于脑脊液漏有关。这与休克、严重脱水、低钠血症、过度换气及手术或腰椎穿刺放出过多脑脊液有关。总结本组43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2.1脑血管痉挛,脉络丛分泌抑制 外伤后蛛网膜下隙出血是引起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脑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使脉络丛分泌脑脊液的功能受到抑制而引起低颅压。本组共有7例脑挫伤伴蛛网膜下隙出血引起的低颅压病例。 2.2.2脑脊液经耳鼻丧失过多 脑脊液漏多数在(3~5)d后闭合,故急性期内如丧失过多可致低颅压,这种情况多见于脑外伤后有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耳鼻漏病人。本组共有19例因颅底骨折脑挫裂伤并脑脊液漏而致低颅压。 2.2.3过量使用脱水剂 由于急性期多数使用脱水剂,部分病例还加用利尿剂,过度脱水易导致低颅压。本组43例均在急性期内用过20%甘露醇至少每天500mL,部分使用呋塞米(速尿)降颅压,是造成病人低颅压的重要因素。 2.2.4体液丧失过多而摄入不足 脑外伤急性期为防止颅内高压,预防脑水肿常采用控制补液总量方法,再加脱水治疗,部分病人因昏迷而禁食,多发性损伤合并有休克、气管切开、高热、呕吐等因素导致病人体液丧失过多且摄入不足引起低颅压。本组急性期呈昏迷而禁食有2例,气管切开2例,高热3例,频繁呕吐4例,多发性损伤致低血压休克2例。 2.2.5开颅手术或腰椎穿刺放出过多脑脊液 外伤后颅内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放出过量脑脊液。外伤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作为治疗手段,反复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也易导致低颅压的发生。本组有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7例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反复行腰椎穿刺治疗。 2.3治疗 本病一经确诊,可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对低颅压原则上采取卧床休息,对症处理,一般都能缓解。①平卧休息,必要时采用足高头低位;②增加液体摄入,经口服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00mL及5%葡萄糖(2500~3000)mL;③掌握脱水剂和利尿剂的合理应用,病情有好转时应及时减用或停用;④促进脑脊液分泌,对有利于刺激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的药物如麻黄碱、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咖啡因、激素等可适量应用;⑤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痉挛,解除对脉络丛的抑制可用罂粟碱或吸入CO2等;⑥鞘内注入空气或液体,可采用经腰椎穿刺或脑室注入过滤空气或生理盐水;⑦急性期脑脊液耳鼻漏大多自行封闭愈合,但若出现迁延不愈,则应考虑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本组43例选用上述治疗方法,急性期低颅压情况在(3~10)d内完全恢复。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分析孟 杰 刘晓峰 潘建勋
Tags:本文来源:本站作者:编辑02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中国论文网上一篇:上一篇: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的心肌梗死病人的病因分析下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