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外伤性癫痫

川芎嗪辅助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28例疗效观察

2009-11-28 www.medste.gd.cn A +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辅助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将56例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川芎嗪针静脉滴注,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5个疗程后停用,原抗癫痫药物继续应用。两组均观察及随访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1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治愈4例,好转17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川芎嗪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外伤性癫痫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癫痫创伤后/中西医结合疗法川芎嗪/治疗应用

  外伤性癫痫占癫痫人数的10%,是颅脑损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不论用药与否,多数患者往往持续10多年,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逐渐产生耐药性,并进展为难治性癫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脑外伤性癫痫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1-2]。2004~2007年间我们在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脑外伤性癫痫的基础上,辅助川芎嗪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依据参照相关文献[2]中的诊断依据。主要为:①外伤前无抽搐史,外伤的严重程度足以引起脑损伤,无其他脑及全身疾病;②有典型的癫痫发作史、发作2次以上,临床症状表现为发作性的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或短暂频发的失神、肌痉挛、失语、喊叫、肌强直、吐涎沫等,发作后如常人;③首次癫痫发作在外伤后2年以内发病;④头部CT或MRI可见低密度或低信号灶;⑤脑电图(EEG)可表现为棘波、棘-慢波等痫波。因不发作时EEG可正常,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典型的症状和病史而未检测到异常的脑电图,但仍可诊为癫痫,癫痫表现主要为大发作、小发作、混合发作、局限发作、精神运动发作等。

  1.2一般资料纳入研究的56例均为2004~2007年本院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病人。其中顶叶大脑皮质损伤并发癫痫26例,颞叶损伤并发癫痫20例,额叶损伤并发癫痫10例;全部病例中有脑电图异常者31例;癫痫表现为局灶性发作32例,全身性发作20例,癫痫持续状态4例。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8例。治疗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7岁;病程0.5~2.3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病程0.4~2.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发作类型,常规口服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或苯妥英钠等。治疗组在常规口服抗癫痫药物基础上,应用川芎嗪针(商品名:济复德)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应用10d,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5个疗程后停用,原抗癫痫药物继续应用。两组均观察及随访1年后评价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癫痫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无发作;好转:症状较前明显减轻,间歇时间延长;未愈:发作频繁或症状加重。

  3.2治疗结果将数据输入STATA 6.0软件,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Table1Comparisonoftherapeuticeffectinthetwogroups

  统计方法:卡方检验;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4讨论  外伤性癫痫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而外伤后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及血液循环的改变被认为是外伤后癫痫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颅脑损伤后,致伤因素可对脑组织直接损伤,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变性的神经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功能异常、过度放电进而产生癫痫;损伤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小的出血灶,坏死组织碎片及其代谢产物聚集于病灶周围,使灶周区小血管痉挛,进而微循环受阻,血液黏稠度增高,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由此产生恶性循环,使组织细胞内外众多酶活性下降,能量代谢障碍,导致自由基等蓄积[4],可导致即刻的癫痫发作;严重的损伤,代谢产物的长期蓄积,可引起神经细胞周围的缺血,形成慢性癫痫灶[2,5]。  中医学认为,脑为清窍、元神之府,颅脑损伤后瘀血阻络、痰凝气滞,瘀血挟痰上冲闭塞清窍而发病,以心脑神机受损为本,脏腑功能失调为标,元神失控是病机的关键所在,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因而有学者认为[6],血瘀痰凝、经络不通是导致痫证发作的直接病理机制。可见颅脑外伤后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局部小血管的痉挛破裂出血、神经细胞代谢紊乱及自由基的蓄积等现象与中医"血瘀"、"痰凝"等证候特点相一致。  中药川芎是伞形科藁本属川芎的干燥根茎,味辛、微苦,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行气活血等作用,其有效成分有川芎嗪、阿魏酸等,其中川芎嗪是神经科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7]。有研究发现[8]在缺血性脑病中,川芎嗪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及抗血管痉挛作用。孙威等[9]进一步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脑外伤后川芎嗪能够显著减少损伤组织中自由基等生成,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程度。小血管痉挛及自由基的蓄积同样参与了外伤性癫痫的发生及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临床尝试和探索。本观察结果提示,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川芎嗪可显著提高外伤性癫痫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HartzfeldP,ElisevichK,PaceM,etal.Characteristicsandsurgicaloutcomesformedicaltemporalposttraumaticepilepsy[J].BrJNeurosurg,2008,22(2):224.  [2]谭启富.癫痫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CastejonOJ,ArismendiGJ.Nervecelldeathtypesintheedematoushumancerebralcortex[J].JSubmicroscCytolPathol,2006,38(1):21.  [5]CostdloDJ,DelantyN.Oxidativeinjuryinepilepsy:potentialforantioxidenttherapy[J].ExpertRevNeurother,2004,4(3):541.  [6]张永全.癫痫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164.  [7]俞学海.川芎防治脑中风的现状与前景[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4):339.  [8]TsaiCC,LaiTY,HuangWC,etal.Inhibitoryeffectsofpotassiumchannelblockersontetramethylpyrazineinducedrelaxationofrataorticstripinvitro[J].LifeSci,2002,71:1321.  [9]孙威,张隽,解鸿君,等.川芎嗪对脑挫伤大鼠组织MDA、SOD、NO及含水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7):679.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