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牙齿松动
脚呈弓形
“鸡”胸
易骨折
软骨病
佝偻病
什么是营养素?营养素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营养,是指人们为了维护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代谢、修补组织损伤等生物学过程而摄取食物,并经消化、吸收和利用其营养成分即营养素的综合过程。由此看来,并不是吃得愈好、愈多就有营养,必须经过消化、吸收等一系列的综合过程,真正吸收其精华――营养成分,并充分被人体合理利用,这才是完整的营养概念。 营养素有哪些?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有营养的作用的有效成分,它们对人体有生理功效,是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目前已知人体必需营养素有40多种,分为七大类: ①蛋白质; ②脂类(脂肪); ③碳水化合物(糖类); ④矿物质(无机盐); ⑤维生素; ⑥水; ⑦膳食纤维(纤维素)。 严格地说膳食纤维素并不属于营养素,因为它不被消化、吸收。但由于它在消化道内发挥着重要生理功能,所以被誉为第七营养素。
什么是维生素?已知的维生素有哪几种?维生素E:将生命延长2.4倍
关于衰老起因的理论和假说很多,其中自由基学说基本占主流意见。自由基是人体生化反应的中间代谢产物,炎症、缺血等病理过程、紫外线、辐射、药物、污染、吸烟等都会引起自由基产生过多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自由基处于不断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中。体内自由基积聚会攻击机体细胞及重要器官,引起机体氧化损伤,从而导致机体衰老。
维生素E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可以中断自由基的连锁反应,防止自由基或氧化剂对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巯基蛋白等)的损伤,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防止其过氧化反应。维生素E可以抑制人体脂褐素的沉积,起到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维生素E的老年人身上的老年斑明显减少,脑部血液循环也明显改善。同时,维生素E还可以延缓衰老性智力障碍,包括早老性痴呆引起的智力障碍。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以延长细胞寿命或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综上所述,科学家认为维生素E主要有以下抗衰老的作用:
1.阻断自由基链反应,保护细胞膜。2.阻止“坏胆固醇”――LDL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它损害细胞的脂质发生氧化反应。3.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4.防止动脉栓塞。5.增强免疫力。6.预防癌症,抑制癌细胞生长。7.预防退行性疾病对脑的损害。8.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科学的实验数据表明,人体细胞进行繁殖分裂50次后便会死亡,而用维生素E处理过的细胞,可分裂120次以上,等于将细胞的生命延长2.4倍,也就是说,维生素E能将衰老放慢2.4倍。
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自由基学说”为维生素E在抗衰老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到了80年代以后,维生素E开始在抗衰老方面大量应用。在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和抗衰老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学术界对天然维生素E的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天然维生素E在这方面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休普基因维他命能量液
――人体的营养大C
C的发现与研究,主因他与坏血症有密切关系,维他命C之父宝琳博士(曾获得两度的诺贝尔奖)就强调C对人体的功效,为水溶性,其构造式与葡萄糖类似,是种容易被氧化的酸──又称抗坏血病酸,可被氧,碱高温破坏,C有助于各种蛋白质发挥作用,不能贮存人体内,所以每摄取热量也需同样摄取C来发挥其功用,为什么我们都知道饭后吃水果,可以帮助消化,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一、C对人体的功效:(1)促进细胞间的胶原质形成:细胞像砖头,要盖起一幢房子,必需水泥的粘着才不会崩垮,C就像水泥。当缺乏时:A、粘着不够→变脆→流血→乌青(儿童,妇女的表征)B、牙龈易出血→色素沈淀齿肉,影响生长→缺乏强劲的结谛组织易蛀牙,发炎,感染疾病(氟是青绿色不是白色)易生牙周病。C、骨组织易弱化→骨折,C缺乏婴儿脚易呈八字型,无力,骨膜出血,所以六个月的婴儿就要补充C。D、易感冒,C构成胶原质→产生→【活性氧化基】,【干扰素】过滤性过滤怍病毒→免疫力提高,如已感冒量则增加饭后二喷,连续三次,有帮助迅速复原的效果。
(2)参与身体的代谢:熬夜紧张时,肾,肝,胰则产生肾上腺素,就是所谓的─「上火」,会出现。嘴粘膜破裂,情绪不稳定,全身疲倦的症状(C缺乏)→副肾肿大→与寿命有关。
(3)防止贫血:C:是媒婆;铁:是新郎;小肠:是洞房→造血机构:是新娘→产生血红素:是儿子;C是促进铁的吸收。
(4)预防癌症:15%的癌是源自遗传,85%外来因素,像抽烟易得→肺癌,口腔,喉癌,膀胱癌。如一天量C需100毫克,一支烟则可消耗150毫克的C,又如癌是因诱发性的变异物质(有致癌物,像烧烤香肠有防腐剂,农药等等)产生变异细胞而导致,蔬菜(含亚硝酸)鱼贝(含胺),两者共食→亚硝酸胺(C缺乏)→易致癌(补充)→可帮助分解代谢,因C是抗氧化剂,不让细胞死亡,病变。
(5)白内障的预防:水晶体内含丰富的C缺乏→白浊,不透明→失明。
(6)抑制炎症:像减缓慢性风湿性风湿症,C是最天然的抗生素。
(7)心脏,高血压,动脉硬化:C缺乏会使胆固醇易变成胆汁酸,而引起该症状。
(8)抑制黑色蛋白色素的形成:具有美白的特殊效果,追求青春是每个人的心愿,而女性为了养颜美容,每年更心甘情愿,毫不吝啬投下大笔花费在整型,化妆品上,但省立台北医院医师却指出,C可提化人类,美化肌肤,防止老化,可使皮肤增强血管弹性,防血管过渡脆弱,也可增加身体对矿物质的吸收,保持血管壁的完整,特别是毛细血管。
(9)减低患子宫颈癌的机会:在纽约的爱因斯坦医院的研究刊登「美国流病医药中指C可保护女性,C不足少过30mg患病率会多于10倍,一天摄取90mg以上就有保护作用。
(10)对孕妇的保护:孕妇每日应摄取60mg以上,不足可造成胎膜早期破裂与增加新生儿的死亡率。
二、虽然C如此重要,然而在人们的饮食中却一直经常缺乏,对喝酒,服避孕药,抽烟的人们来说,特别缺乏,所有生活因素都能耗竭C,有人以为吃了生菜色拉,C已足够安心了,这想法是不行的,包括浸水,切面,弱于热,易破坏,像柳橙切面1小时不吃会流失量达90%以上,花菜煮9分会损失10%,一般饮食C含量较多有番石榴,蕃茄,柠檬,瓜类,柑桶,针叶樱桃。
维生素该怎么吃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学存如果我们把人体设想为汽车的引擎,维生素就有如活塞一样。这种惊人的物质在食物中含量甚微,通常在一般食物中只有万分之一的含量,但它的作用却非常重要,生命体一旦失掉它就会死亡,所以,它是名副其实的维持生命的要素。一个都不能少:维生素的发现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1893年,年轻的荷兰军医艾克曼来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当时,岛上的居民正流行严重的“脚气病”。这种病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因真茵感染而长癣发痒的皮肤病,而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神经炎。重者会神志不清、浑身无力、腿脚浮肿,更有甚者会在数天或数小时内死亡。艾克曼用了很多办法来医治这种病,都没取得什么效果,就连他自己也得上了脚气病,甚至连用来做实验的鸡也未能幸免。说来奇怪,后来那些患脚气病的鸡竞不治而愈了。艾克曼经过深入调查,终于发现脚气病起因于当地人吃的精白米。改吃粗粮就能治好脚气病。1912年,波兰科学家西米尔?芬克在米糠中找到了治疗脚气病的那种物。芬克正确地指出,这种物质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因此给它命名为“维他命”。芬克还推断说,某种维生素还能防治癞皮病、坏血病和佝偻病。后来的研究工作完全证实了这种论断。这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维生素被命名为维生素B1。维生素B1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维生素,此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等。现在已经知道的维生素有20多种,均能用人工合成。这些维生素主要分为两大类:溶于水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溶于脂肪的脂溶性维生素。 对于人体来说,这些维生素一个都不能少,缺乏维生素就会患上相应的疾病。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缺乏维生素B1会得脚气病以外,许多常见的疾病也与缺乏维生素有关。像冬季常见的口角炎,即人们俗称的“烂嘴角”,往往是缺乏维生素B2的表现,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和骨质疏松很可能是因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要靠食物供给:维生素多半不能由人体制造,要靠食物供给,因此我们要提倡平衡膳食,使各种维生素都不缺乏。除此以外,食物的加工和烹调方法也很重要。有的人喜欢吃捞米饭,而把米汤倒掉,这样损失就大了。有人做过实验,倒掉米汤所损失的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PP可高达40%左右。蔬菜应该先洗后切,如果先切后洗,维生素C的损失可达2%~8%,如果再用水泡,那损失就更多了。炒菜时,应该急火快炒,这样维生素C的损失只有7%~30%,维生素B2没有什么变化。如果再加水煮,那么维生素C的损失可达21%~78%,维生素B2的损失达8.6%~23.1%。 一般来说,成人每日吃谷类300~500克,蔬菜400~500克,水果25~50克,畜禽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奶类及其制品100克,那么所有维生素的摄入量就可以达到需要量的标准。当然有人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吃下足够的食物,也可以用多种维生素作为补充。最容易缺的五种:国人的膳食结构与西方人不同,我们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有一些维生素容易缺乏。在脂溶性维生素中,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A和D。有人把维生素A称作“明眸皓齿的美丽维生素”,这种提法有一定道理,因为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皮肤、牙齿、毛发、骨路、黏膜的健康生长,增强视力和生殖机能,缺乏维生素的人就容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皮肤干燥、毛囊角化,还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疾病;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它可以在体内变成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中,以动物的肝脏、鸡蛋黄和牛奶中含维生素A最多。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最多的,除了胡萝卜以外,还有苜蓿、菠菜、豌豆苗、辣椒和水果中的杏、柿子、芒果等。维生素D的缺乏,多发生在出生后两个月至一周岁的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容易发生维生素D的不足。儿童缺乏维生素D易得佝偻病,“鸡胸脯”和“罗圈腿”这种缺陷就是由于小时候缺乏维生素D,同时又缺乏钙质所造成的。成人缺乏维生素D容易得骨质软化症。补充维生素D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晒太阳,因为皮肤中含有一种叫“7-去氢胆固醇”的物质,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就能转变成为维生素D,被人体所利用。蛋黄、肝脏和鱼肝油中也含有大量维生素D。 在水溶性维生素中,容易缺乏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维生素B1在带有胚芽和糠皮的制品中含量最高,而现在面食都经过加工精制,大部分维生素都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因此有营养学家说,“从前连穷人的食物中都合有丰富的维生素B1,他们的营养比现在最有钱的人都好”。维生素B2的主要来源是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其次是蛋、奶、肉、鱼等。在植物性食物中,绿色蔬菜和豆类所含的维生素B2较多。维生素B2在我国的膳食结构中含量较少,一般只能达到供给量标准的一半,因而容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症,其常见症状有口角炎、唇炎、舌炎、口腔溃疡和阴囊炎。特别是在蔬菜淡季,这些情况要比平时多。 维生素C缺乏的常见症状为牙龈出血和皮下点状出血,这是因为维生素C是形成细胞间质的主要原料。如果把细胞比作砖头,细胞间质就是水泥,它的作用就是把细胞连接在一起。水泥少了则砖头之间就粘不牢固,人体毛细血管也一样,缺乏维生素C,血就容易从毛细血管中漏出。维生素C能保持牙齿、血管、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维生素C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小含量丰富,尤其是鲜枣、猕猴桃、沙棘、柑橘和柚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