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仅为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内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唯一手段。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法很多,具体那种治疗方式最有效,要结合具体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式。
胃镜诊断应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肉眼直视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皱襞变细或平坦。粘膜可表现红白相间,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粘膜有散在白色斑块。粘膜下血管显露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征,可见到红色网状小动脉或毛细血管,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有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细小颗粒或较大结节。亦有粘膜糜烂,出血现象。
研究展望
中医药治疗CAG在临床上确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临床上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的微观辨证有机相结合,不仅使中医的望诊内容得以延伸,同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实际意义。但目前的研究多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缺乏中医药治疗CAG机理方面的探讨,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制订符合CAG病理、病证特点的辨证分型标准。②规范胃粘膜相关的诊断标准,建立统一的分级量化疗效标准。③疗效判定标准提倡多指标综合分析。④加强临床疗效的科研设计,提高实验理论水平。
胃粘膜活检病理主要为腺体不同程度萎缩、消失,代之以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间质炎症浸润显著。慢性萎缩性胃炎即位于胃黏膜的腺体因炎症浸润等原因,腺体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