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肆虐:掘出黄金憋死矿工http://finance.sina.com.cn2004年03月31日13:15新华网
金矿变“毒矿”赔偿难兑现
新华网石家庄3月31日电(记者张涛)由于缺乏有效防护措施,河北平泉县正金金矿竟成了一个“毒矿”:4年来先后有45名矿工染上难以治愈的矽肺病。不少人因为无钱被迫放弃住院治疗,有的靠借钱、卖粮吃一些简单的药物。目前,有5人不治而亡,另有4人病危。而多数矿工本应得到的赔偿款,至今仍然没有兑现。
点击会看到更多的新闻粉红女郎紧急招募!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没被矿石砸残废,却被金矿‘毒倒’”
平泉县正金金矿位于这个县郭丈子乡王家沟村。据矿工介绍,这里1998年发现金矿,当地居民王艳东等人雇佣一些农民私自开采,由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先后有10多人得了矽肺病。
2001年,这个私采矿收归国有,各个矿口仍由王艳东等人承包,工作条件依然如故,陆续发现有人患上矽肺病。到去年7月,经县职业病诊断中心检查出得病总人数为45人,年龄多数三四十岁,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这个金矿居然是县里重点保护企业。
今年35岁的矿工宋文忠2000年发现矽肺病,据他介绍,这里开矿采取落后的“炸干炮眼”方式:矿石被炸开后,矿洞内充满了灰尘,他们连个口罩也不戴,就必须跑进去背矿石,呛得死去活来。他们多次向矿主建议采取“炸湿炮眼”(即事先将矿石用水浸湿,以除尘)方式,并为矿工配备必要防护口罩,但始终未能如愿。真没想到,没有被矿石砸残废,却被“毒倒”了。
交不起钱,矿工放弃住院治疗
矿区的遗孀,她们都是在30岁左右失去了丈夫。
王文忠拿着诊断书对记者说,得上这病啥活也不能干了。刚得病时住了一段时间医院,花了1万多元,后来交不起钱,医院就不让住了。跟亲友借钱,人家一听说得了这病,担心以后还不了,就直摇头。目前只能吃3块钱一盒的“肺宝”,夜里咳得厉害就喝凉水。家里两个孩子,老大今年12岁就不上学了,小的只有2岁,农忙时媳妇种地,他就在家看孩子。
今年52岁的康树才在接受采访时一直不停地咳。他说,2002年春天开始感觉自己肺部疼痛,在矿上干了半年就坚持不住了,后来检查出矽肺病,到承德市附属医院住了40多天,花光家里的5000多元就出院了。家里没有其它收入来源,只能靠卖粮食买点清肺的简单药物。
谁制造了民工的灰色人生
新华网南宁3月31日电(记者周华)上世纪90年代,广西横县板路乡广龙村许多村民洗脚上田,到附近的泰富金矿打工。然而,近两年不断有人患“怪病”死去,直到一些村民被广西职业病研究所确诊为矽肺,村民才弄明白“怪病”是怎么回事。记者近日实地调查发现,因病丧失劳动力、因病返贫的悲剧在这个遭受矽肺折磨的村庄有愈演愈烈之势。
打工起新房人去楼已空
3层的小楼、10多间房屋,广龙村良务屯村民罗庆坚、罗庆标兄弟靠在泰富金矿打工建起的房子,在大山深处显得相当新潮。然而随着两兄弟在2003年患矽肺病相继去世,他们的妻子改嫁,漂亮的楼房如今空空荡荡。
矿区条件简陋
3月17日,记者见到罗氏兄弟的母亲蒙祖田时,这位74岁的老人正在一座低矮的砖瓦房前摆弄着盆盆罐罐。见到记者,蒙祖田还没开口,泪水已蒙住了她那张布满皱纹的脸。
2002年初,罗庆坚的弟弟罗庆标去世时,村民们都以为他得的是一种“怪病”,谁也没多想,媳妇改嫁就改嫁。2003年1月,与罗庆标患同样病的罗庆坚和6个村民,找到了原本村村医、现在横县大桥开发区开诊所的蒙健宗。仔细询问病情后,蒙健宗怀疑他们患的是尘肺。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诊断,是患了名为矽肺(尘肺的一种)的一种职业病。
已经没有钱继续治疗的罗庆坚也于2003年9月离开人世,妻子随后也改嫁,给年迈的父母留下两个孩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11岁的儿子罗星锋迈进学校大门,而8岁的女儿罗天蓝只能坐在家门口默默期盼有朝一日也背上书包。
蒙祖田说:“老伴今年也72岁了,我们老两口带着3个孩子。苦了孩子不说,这日子可咋过呀!”
“顶梁柱”成了“活死人”
400多人的良务屯有200多人在泰富金矿打工,大部分在粉尘区作业,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患病。
在泰富金矿打了10年工的文昌富,2002年发病后,就一直在家帮妻子和儿媳妇做些家务。2003年12月被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确诊为矽肺。“干不了什么重活,连上二楼都喘得厉害。”从洗衣盆里拎起衣服咳嗽半天的文昌富对记者说。
“在满是灰尘环境下,连一只口罩都没有,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2002年在工地的时候就感冒、咳嗽,后来到灵山县人民医院检查,说是得了肺气肿,治了一个月不见好,又到横县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肺结核,服了一年多药,还不见好转。后来到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确诊是尘肺,在那里治了20多天,光洗肺就5次。打工10年,除去吃饭,也就剩下两三万元,可光治病就花掉了4万多元,很多钱是向亲戚借的。现在如果正常吃药,一个月就得花400多元,哪有那么多钱治病?”>>>阅读全文
述评:堵住矿山生产另一个“死亡漏洞”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王立彬)最近,从河北平泉到广西横县,金矿里不断传出矽肺病肆虐的消息。平泉县郭丈子乡45名染病患者,因为无钱治病而一筹莫展。广西横县板路乡广龙村,染病矿工家庭出现兄死弟亡、人去楼空的情景。
矽肺两字,生僻而恐怖。从公开的数据看,上述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因为矽肺只是尘肺病中的一种。目前全国已统计尘肺病患者累计超过59万人,其中存活44万例左右。可怕的是,新发患者仍以每年1.5万至2万例速度增长,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出现年轻化和工龄缩短趋势。
说到矿山安全,人们往往关注的是事故,殊不知职业病是另一个可怕的“死亡漏洞”。从矿业管理、安全生产监管、职业病防治三大环节堵住矽肺病“死亡漏洞”,已经不容稍缓须臾。
首先政府及矿业主管部门必须垒起“铁门槛”“高门槛”。从矿难频发到尘肺病蔓延,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矿业产权不清晰、交易暗箱操作、权力与资本合谋等形成的“灰色矿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等对福建一起外来民工矽肺病事件的调查报告,这个年产几万吨的小矿山分成5份,每份年产0.48万吨、矿区面积0.0012平方公里、注册资金5万元、有名无实5个企业法人,居然全部顺利通过各种证照批准。而广西泰富金矿竟然只有出示县长的“手谕”才进得去,别说职能部门,就是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都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