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治

2009-11-28 www.qqyy.com A +

细菌性阴道炎不是由特异的病原体,如念珠茁、滴虫或淋球菌、结核杆菌等所致m而是由一般的病原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阴道炎性病变,又称“非特异性阴道炎”。近年来研究表明,除上述常见的病原菌外,尚与嗜血杆菌、支原体、各种厌氧菌等感染有关。常因卫生条件差或身,体虚弱引发本病。中医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痛”、“阴痒”

白带量多,呈脓性或混浊浆液状,质稠或稀,有腥臭味,伴阴道坠胀、灼热感,或外阴瘙痒。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可有尿频、尿痛等不适。

1、典型症状。

2、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及宫颈潮红充血,有较多分泌物,腥臭,阴道口触痛明显。

3、阴道分泌物镜检:有大量白细胞,无滴虫、霉菌,或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找到一般病原菌,即可诊断本病。

4、鉴别诊断

(1)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漓虫性阴道炎白带为灰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脓性井有泡沫;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为豆腐渣或凝乳状,伴明显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镜检找到滴虫或霉菌可明确诊断。

(1)细菌性阴道病:临床上具有以下特征:白带灰白色如奶油样,有难闻臭味,镜下可见线索细胞;阴道内PH值升高达》4.7;阴道分泌物加氢氧化钾有鱼腥气味。

1、西医药治疗:主要是阴道局部用药,如每日用1%乳酸或O.5%醋酸溶液低压冲洗阴遭,然后喷撒磺胺粉或抗生素(氯霉素或金霉素)于阴道壁上,每日1次,共7-10日。

2、中医药治疗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第一页1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