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治乳腺纤维肉瘤?加入时间:2009-10-10编辑:Tag:诊治乳腺纤维肉瘤内容摘要: 乳腺纤维肉瘤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与乳腺癌十分相似,因此在诊断时很容易误诊。乳腺纤维瘤以乳腺肿物为主,肿物质硬,活动,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肉瘤细胞分化好,伴局灶性坏死。可有血行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少见。 确诊要靠病理检查,常可见病灶内坏死,
乳腺纤维肉瘤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与乳腺癌十分相似,因此在诊断时很容易误诊。乳腺纤维瘤以乳腺肿物为主,肿物质硬,活动,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肉瘤细胞分化好,伴局灶性坏死。可有血行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少见。
确诊要靠病理检查,常可见病灶内坏死,但与肿物大小、恶性程度不平行。
乳腺纤维肉瘤恶性程度不一,治疗要根据病期采用不同术式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辅以放疗、化疗等。如瘤体大,恶性程度高,虽采用手术及放疗等综合治疗,预后不良。
预后与病理分化程度、瘤体大小有关,瘤细胞分化差,肿瘤有浸润以及瘤体巨大者,预后较差;早期瘤体小,且行乳腺完整切除者预后较好。
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等采取不同治疗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认识,争取早诊早治,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疗效。
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诊断乳腺纤维肉瘤时,必须多取材,观察有无上皮成分,以排除叶状囊肉瘤,并要注意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鉴别。
纤维肉瘤恶性程度低,发展慢,预后好。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偶而作为乳腺原发性肿瘤。
年龄23~78岁,肿块3~15cm,境界不甚清楚,切面灰白色,质软,有出血、坏死,经免疫组化证实。
镜下可见粘液样型、炎症型、巨细胞型和多形性型。mfh高度侵袭性,局部复发比例高,常见转移。
纤维肉瘤-mfh的乳腺肉瘤,两者有许多共同的形态特征,将它们区别开来比较困难。肿瘤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低度恶性者生长缓慢,有局部复发的可能,但无转移和死亡,只需作肿块的局部切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也有发生在乳腺。高度恶性者肺和骨转移。当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席纹状排列时可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低度恶性的mfh,细胞的不典型性是(+),核分裂象2个/10hpf,只需作肿块的局部切除。高度恶性者,细胞的不典型性是核分裂象12个/10hpf,需作单纯乳房切除。
这一类肿瘤须与有梭形细胞化生的癌、纤维瘤病、叶状囊肉瘤、结节性筋膜炎、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许旺氏细胞瘤、多形性脂肪肉瘤鉴别。
副乳腺纤维腺瘤间质肉瘤变
副乳腺为胚胎发育中的残留组织,虽然含有乳腺的组织结构,可患各种良恶性肿瘤,但不多见。
副乳腺纤维腺瘤间质恶变的则更为少见,至于该肿瘤的命名,一般将乳腺纤维瘤间质恶变称为叶状囊肉瘤,发生在副乳腺的亦可用此名。
该肿瘤以局部复发为主,第一次手术后于原处出现肿块,说明肿瘤生长迅速;这与镜下见肿瘤细胞有较多核分裂象一致。
临床表现:皮下肿块,质中,表面光滑,可推动。
病理巨检:皮肤组织下见结节,灰白色,质中,边界清,部分包膜不完整。
病理镜检:肿瘤由腺体与纤维间质两种成分组成,腺体较多,形态大小不等,多数轻度扩张,少数呈裂隙状,腺上皮增生,偶见核分裂。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细胞丰富、排列紧密,轻度异型性,呈纤维肉瘤形态,核分裂象易见,6~8个/40hpf。肿瘤周边可见少数副乳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