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Paget病和放射治疗之后。它的组织学特点是:肿瘤从分化差到分化好的纤维组织增殖,而没有软骨、骨样及骨组织。 骨纤维肉瘤常见于成年人,多数发病年龄在30~6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无差异。该病发病缓慢,主要症状为疼痛,常发病理性骨折。骨纤维肉瘤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X线表现为呈地图形、虫蚀型、穿凿型溶骨性骨破坏,一般由正常骨质到病变骨质之间的转化带宽,很少有骨硬化及骨膜反应,X线片的表现无特异性。 骨纤维肉瘤在诊断时必须做活体组织采取,根据活检的结果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对纤维肉瘤均不敏感。对组织分化较好的纤维肉瘤可做根治性局部切除,对分化差的纤维肉瘤,其恶性程度高应做截肢术。其5年生存率在30%左右,病人晚期多经血循环转移至肺。下面介绍一种位于肱骨上端的手术方法。 肱骨上端骨纤维肉瘤瘤段切除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术。 [麻醉和体位]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或侧卧位,患肢在上。 [操作步骤] 肱骨上端瘤段切除 1.切口自肩锁关节前部向内沿锁骨外缘切至锁骨外1/3向外弯转沿三角肌与胸大肌间沟切向三角肌止点,切开深筋膜,显露三角肌、胸大肌和头静脉。 2.暴露、切除瘤段以头静脉走向为标志钝性剥离分开三角肌前缘,暴露出位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的头静脉。将三角肌前缘部分肌纤维与头静脉牵向内侧,保护之。切断锁骨下缘及肩峰下缘的三角肌,显露出眩二头肌长、短头,喙肱肌腱和胸小肌,切断喙突基底部将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腱翻向远侧,于肩胛下肌肩关节囊的前面解剖出旋肱前动、静脉,保留一定长度以便于吻合腓动静脉后予以切断标记并保护之。仔细游离肩胛下肌并切断,显露出肩关节囊的前面。再将胸大肌在肱骨大结节嵴附着处切断,暴露出肱骨上段,在瘤体下5cm锯断肱骨并钳夹断端在瘤体包膜外向肩关节剥离,切开关节囊,肱骨上段及瘤体即被游离切除。用盐水纱布保护创面取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