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空肠肿瘤性病变,反复腹痛、辗转就医5个多月并经过胶囊
内镜未能明确诊断的病人,日前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获得了确诊。
据为患者实施小肠镜检查的消化内科副主任王化虹说,长久以来,由于缺乏敏感而特异的检查方法,小肠成为内镜检查的盲区。临床上经常见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反复腹痛、腹泻的患者,经过胃镜、结肠镜、腹部CT、同位素扫描,选择性肠血管造影等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近年日本发明的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可以完成对全部小肠的检查,清楚地观察到全小肠黏膜的细微病变,使许多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肿瘤等疾病得到明确诊断。但是,有肠粘连及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适合做小肠镜。
据王化虹介绍,双气囊小肠镜是在传统推进式小肠镜基础上加以外套管,通过两个安装在镜端的气囊交替充气固定肠腔,再反复推拉外套管和镜身不断向前推进,完成对整个小肠的检查。其优势在于操作较简便,可观察整个小肠,图像连贯清晰,同时可反复观察病灶、活检、治疗及定位,可以对疑有狭窄或梗阻的病人进行检查,可经口或肛门进入,能观察病变的远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