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功能的减弱,可由于原发性心肌病变如心肌炎或心肌病,或其他心肌代谢营养障碍等,使心肌无力承担正常的负荷;也可能是继发于心脏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如先天性间隔缺损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分流或反流,增加心室容量负荷;或如肺动脉瓣或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等,使心室压力负荷过大;或两者兼而有之。
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胎儿期即可发生
心肌炎如病毒性心肌炎1缺乏症等疾病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多见于海拔3000m及以上的高原地区
其他少见的病因如感染性心骨膜炎1缺乏症
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脏病变可以立即引起心力衰竭
1
⑴心功能或心输出量的调节:主要与下列五个基本因素有关:
1)前负荷:又称容量负荷
2)后负荷:又称压力负荷
心脏输出量∝(血压/周围循环阻力)
血压恒定时
3)心肌收缩力:指与心脏前++离子浓度
4)心率:心输出量(L/min)=心搏量(L/次)×心率
5)心室收缩的协调性:心室收缩时室壁运动协调也是维持正常心输出量重要因素之一
上述因素中前三者的调节作用更为重要
⑵心力衰竭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1)心脏指数:即心输出量按体表面积计算2)
2)血压:心衰时心搏量降低
3)中心静脉压:正常值0.59~1.18kPa(6~12cmH2O)
4)肺毛细血管楔压:正常值为0.8~1.6kPa(6~12mmHg)
2++达到一下浓度++从肌浆释放至向宁蛋白++-向宁蛋白-原肌凝蛋白复合体++-向宁蛋白-原肌凝蛋白复合体越多
心衰时++移至线粒体中++减少++含量越多++的亲和力比肌浆网强++速度减慢++显著减少
心衰时心肌内ATP酶活性降低++从钙池中释出++的游离
3
(1)心室扩大:心肌受累后
(2)心室肥厚: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单位以增加心肌的收缩力
(3)神经体液的调节:是心力衰竭的主要代偿过程
1)交感神经系统:由于心输出量的降低可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1受体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心衰中一个主要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1交感受体的刺激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主要机制;但心衰时低盐饮食及应用利尿剂引起低钠
3)心钠素:又称心房肽
心衰时心钠素分泌增加
4)血管加压素:在下丘脑合成
(4)红细胞的改变:心力衰竭患儿红细胞中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部分与上述代偿机理所带来的副作用有关
心力衰竭时身体各组织和器官灌注减少
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编辑:黄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