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坚(北京军区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儿日益增加,已引起广大家长的关注。肥胖是人体摄入过多、超过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导致超重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当小儿的体重超过正常儿均值20%以上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39%为中度肥胖,>40-59%为重度肥胖,超过60%以上为极度肥胖。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和猝死的诱因。小儿肥胖症大部分是单纯性肥胖,仅有3-5%的小儿是继发于内分泌代谢和遗传病。单纯性肥胖主要因为营养摄入过多,超过了机体代谢的需要,多余能量转为脂肪储存体内,导致肥胖。且肥胖儿大多不喜欢运动,活动量过少,造成恶性循环。加之遗传因素,父母肥胖后代发生率达70-80%,双亲中有一肥胖者,后代发生率达40-50%,双亲正常后代肥胖者仅为10-14%。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亦可导致中枢调节紊乱,致使小儿过量饮食,引起肥胖。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的是婴儿期,5-6岁及青春期。食欲旺盛,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过度肥胖儿常有疲劳感受;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生长激素水平减低,最终身高低于或略低于正常儿。过度肥胖使脂肪堆积限制胸廓和隔肌运动,造成缺氧、气急、紫绀、心衰致肥胖换气不良综合症。治疗:1、饮食疗法: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饮食,如萝卜、胡萝卜、青菜、黄瓜、番茄、莴苣、苹果、柑橘、竹笋等体积大,热卡低的蔬菜类食品,其纤维可减轻糖类吸收和胰岛素的分泌,阻止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胆固醇排泄。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晚餐不要过饱,不吃夜宵,少吃多餐,不吃零食。2、运动疗法:鼓励肥胖小儿进行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加强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如晨跑、散步、做操等,以不疲劳为原则,否则活动过度反而是食欲大增。3、儿童大多不主张采用药物疗法: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婴儿出生前3个月,出生后第一年和11-13岁三个阶段,若在这三个时期内摄入营养过多,即引起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且体积增大,治疗较困难,易复发;不在脂肪细胞增殖期发生的肥胖仅出现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不明显,治疗较易奏效。故妊娠后期应减少脂肪类食物;家长应改变肥胖就是喂得好、越胖越健康的陈旧观念。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尤其是父母肥胖者应定期监测小儿体重,以免小儿发生肥胖症。专家介绍:彭坚,女,北京军区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1974年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儿童医院、北医妇产儿童医院专科学习进修。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大量的疑难病诊断和危重症的抢救工作,擅长小儿神经方面,尤其是脑瘫、小儿急性偏瘫、癫痫等疾病的治疗。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在国家一类杂志《中华儿科》等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加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的研究,并多次荣获临床成果奖。门诊时间:每星期五出诊;门诊电话:66721629-8273
>>>欢迎进入91健康论坛两性男人女人亲子贴图上一个文章:向健康身材发起搏击下一个文章:你够时尚吗>>>频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