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治疗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零食和饮食不定时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合并症及继发感染。2.调整营养乳儿尽量母乳喂养。注意补充动物蛋白、脂肪和各种维生素。但切勿喂养过度,须从小量开始逐步缓增,食欲好转后,总热能不超过750kJ/(kg?d)(180cal/(kg?d))蛋白质不超过5~6g/d。骤增饮食可导致消化不良。及时补充豆制品、蛋、鱼及乳类等。3.输血或血浆病情严重、贫血或营养性水肿者,可多次少量输血或血浆。4.其他食欲不振者口服胃蛋白酶、胰酶、稀盐酸等以助消化。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可口服小儿施尔康片或小儿善存片等,必要时加用钙剂,有贫血者给铁剂及维生素B12。必要时可使用小量苯丙酸诺龙;或胰岛素2~4U/d皮下注射,同时口服葡萄糖8~15g,但浮肿者不用。5.中医治疗捏脊、推拿、针刺。健脾补气方用四君子汤加减。6、护理(1)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预防感冒和肠炎,应与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患儿隔离。(3)给予充足的营养,耐心喂饲,注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设法使患儿接受所配制的营养膳食。(4)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防止发生褥疮及口腔炎。(5)记录饮食量,有浮肿时记录出入量,注意大便次数及性状。(6)每周测量体重2次。(7)对三度营养不良患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7、治愈标准体重增加,精神食欲恢复,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