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新生儿肺炎

id="lblTitle">新生儿肺炎

2009-11-27 www.cn5135.com A +

新生儿肺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的,称为产前、产时感染;另一种是发生在出生后的,称为产后感染。

一、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
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通过血行传播或羊水感染所致,多与产科因素有关。

(一)病因
1、血行传播途径:母怀孕期受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原虫(如弓形虫),细菌等感染,病原体经血行通过胎盘、羊膜侵袭胎儿。

2、通过羊水感染:羊膜早破24小时以上或羊膜绒毛膜炎时,产道内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B族链球菌等上行导致感染,或胎儿在产前、产时吸入污染羊水而致病。

(二)临床表现
1、产前感染:多在娩出后24小时以内发病,婴儿出生时多有窒息,复苏后可见呼吸快、呻吟、体温不稳定、反应差,逐渐出现肺罗音等表现。血行感染者常缺乏肺部体征,而以黄疸、肝脾肿大、脑膜脑炎等多系统受累表现为主。胸片常显示间质性肺炎改变。通过羊水感染者,在国内以大肠杆菌等肠道杆菌为主,常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肺部罗音,胸片多显示支气管肺炎改变。

2、产时感染:分娩过程中的感染需经过数日至数周潜伏期后开始发病,如细菌性肺炎常在生后3-5小时发病,2型疱疹病毒感染多在分娩后5-10天出现症状,而衣原体感染的潜伏期则长达3-12周。产时感染的肺炎患儿因病原不同而临床表现常差别较大,且容易发生全身感染。

(三)治疗
注意保、供氧,治疗上主要应针对不同病原体而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如单纯性疱疹肺炎可用阿糖腺苷;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大肠杆菌肺炎可用氨苄青霉素。

二、产后感染性肺炎
(一)病因
1、呼吸道途径:婴儿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等,患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可经婴儿上呼吸道向下传播至肺而引起肺炎。

2、医源性传播:由于医用器械如吸痰器、雾化器、供氧面罩等消毒不严格,或使用呼吸机时间过长等可引起肺炎;病房拥护、消毒制度不严、医护人员洗手不等也易引起婴儿肺部感染。此外,广谱抗生素使用过久容易发生念珠菌肺炎;早产儿及颅脑疾患病儿因吞咽功能不协调,反射差或缺如,易发生呕吐物、乳汁吸入性肺炎。

(二)临床表现
与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不同,起病可先有或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常出现呼吸急促、鼻扇、发绀、吐沫、吸气性三征、发热或低体温等。肺部体征早期常不典型,严重时在脊柱两旁仔细检查可闻及细湿罗音。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合并脓胸、脓气胸,胸片检查可见肺大疱。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出现喘息、肺部可听到哮鸣音。

临床上应依据鼻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查进行诊断,以确诊究竟是何种病原体所致的肺炎。

(三)治疗
除一般护理外,重点是加强呼吸道管理,供氧,以及使用抗生素和对症支持疗法等。

1、呼吸道管理:反复吸净口咽、鼻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

2、供氧:有低氧血症时可根据病情和血氧监测情况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方法供氧;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可给予正压通气治疗。

3、抗生素疗法:应针对病原体选用合适抗生素治疗。

4、对症及支持疗法:包括积极纠正低体温、循环障碍和体液酸碱平衡紊乱等,保证供给充分营养和增强免疫功能,可根据需要输给血浆、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

分享

新生儿肺炎 &url=http://mjb.9939.net/article/2009/1127/179980.shtml&pic=" data-url='http://mjb.9939.net/article/2009/1127/179980.shtml' data-text="id="lblTitle">新生儿肺炎 ">

新浪微博

新生儿肺炎 ">

微信好友

新生儿肺炎 ">

朋友圈

新生儿肺炎 " >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