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儿肝炎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多核巨细胞形成的一种新儿疾病主要表现为黄疸预后较佳多数病例为产程中或产后感染引起少数病例与先天性代谢缺陷有关部分病例病因明
【诊断】
新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比较困难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所婴儿在后半年内有20%~50%成为HBsAg携带者但多数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以通过产道时感染婴儿的机会远较宫内时多中国医科附属二院在80例婴儿综合征进行尿病毒分离及部分血清IgM抗体测定中证实12例为巨细胞病毒肝炎新疆自治区医院在16例新儿肝炎中半数由尿脱落细胞找到巨细胞包涵体由新儿败血症引起的黄疸血培养可阳性此外尚有原因明的新儿黄疸病例本病与新儿先天性胆管闭锁有时很难鉴别但若把新儿肝炎误认为胆管闭锁而作手术可使病情恶化有关这两个病的鉴别诊断见下文胆管闭锁节
【治疗措施】中药茵陈三黄汤(详见上文新儿黄疸的综合治疗)可长期服用重症可用注射液每日1~2次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似可减轻黄疸还可参急性甲型肝炎中西医治疗原则进行保肝治疗
【病因】新儿肝炎综合征(neonatalhepatitissyndrome)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等所引起的肝炎亦可由ECHO病毒EB病毒弓形虫李司忒氏菌或各种细菌所致这些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亦可在产程中或产后感染少数病例与先天性代谢缺陷有关部分病例病因明。
【病理改变】病因虽多但主要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的多核巨细胞形成。胆汁淤积肝间质和门脉区有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轻者肝小叶结构正常重者可紊乱失常肝细胞点状或片状坏死柯氏细胞和小胆管增久病者门脉周围可有纤维化。巨细胞包涵体病的受累细胞呈现猫头鹰眼状的核内包涵体为其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黄疸。往往因理性黄疸持续退或退而复现前来就诊。其它症状低热呕吐腹胀亦可出现。体检有肝脾肿尿色较深,便由黄转淡黄,亦可能发白。多数在3~4内黄疸缓慢消退,也可并发干眼病,低钙性抽搐出血及腹泻。少数重症者病程较长可致肝喂δ芩ソ摺J笛槭壹觳椋鹤艿ê焖匾话愕陀?71μmol/L(10mg/dl),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以前者为主。谷丙转氨酶升高或正常。新儿甲胎蛋白满月后应该转阴而患者可持续增高,这提示肝细胞有破坏再生增加。通常在转氨酶高峰后1周左右达到高峰,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
【预后】预后较佳,60%~70%可治愈。转为肝蛩劳稣呓仙佟>萆虾5诙院附属新华医院10年的观察(包括胆道闭锁在内)其病死率为13%。近年报道乙型肝炎疫苗能有效地防止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