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新生儿颅内出血

胎头吸引术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并重度窒息11例诊治分析

2009-11-27 www.91gy.com A +

正确使用胎头吸引术可以缩短第二产程,帮助产妇顺利完成阴道分娩,起到挽救母婴的作用,如使用不当可使母儿受到严重损伤。我院近5a来使用胎头吸引术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并重度窒息1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男5例,女6例,出生体重2500~3800g11例,孕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7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女2例,孕周38~41周,其中41周以上2例。产妇有心脏病1例,产程中第二产程延长7例,胎儿窘迫4例。术前检查胎儿均头先露,胎膜已破,宫口已开全,无明显头盆不称,颅骨有重叠。
  1.2 术中情况 7例因胎头吸引器使用时滑脱致使吸引产2次以上,其中1例第3次才成功助产,4例主要是牵引时间过长,超过20min,才助产成功。
  1.3 结果 11例新生儿出生后,均重度窒息,Apgar平分小于3分,新生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及脑性尖叫,8例患儿明显前卤饱满。产后1~3d新生儿均行头部CT检查,结果显示硬膜下腔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孕妇宫颈裂伤产后出血3例,会阴部裂伤1例。本组11例经积极抢救均无围产儿死亡,1a后随访6例,CT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脑积水,脑瘫2例,癫痫2例,智力障碍3例。
  2 讨论
  胎头吸引术系用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上,形成一定负压后吸住胎头,通过牵引借以协助娩出胎儿的手术,正常操作时其本身形成的负压即作用于胎头的吸力相当于压力0.7~0.8kg/cm2[1]。
  当牵引助产时,作用于胎头的力量进一步加大,加上胎头在产道内受压,除可引起胎儿头皮血肿或头皮坏死外,极易引起胎儿的颅内压改变,引起小脑膜撕裂出血,或由于产道挤压和牵引着力点不同而有矢状窦破裂出血(两顶骨边缘重叠,使大脑镰游离缘撕裂)或横窦静脉破裂出血(枕骨被压入顶骨,拉长横窦而致出血),颅内压的迅速改变,也易引起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导致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极高,占新生儿死亡的20%~30%。
  本组11例新生儿胎头吸引术中先后有7例因吸引器滑脱而致吸引产2次以上,其中有2例系吸引器头橡皮套老化,弹性减退,漏气而致不能形成有效负压,致使胎头吸引器滑脱。另2例胎头吸引术中操作者在负压没有达到有效吸力的情况下,没有试牵,就立即牵引,致使胎头与吸引器没有形成紧密衔接,导致滑脱。吸引器滑脱后,新生儿头颅压力由负压突变为正压,胎头短期内变形,颅内压急速改变,脑组织及血管易被损伤而导致出血。本组7例因吸引器滑脱致新生儿不同程度颅内出血,其中有2例硬膜下弥散性出血,经积极治疗1个月才稳定,1a后来我院复查,1例重度脑瘫,1例频发性癫痫,均中度脑积水。
  使用吸引器时间过久极易引起胎儿颅内出血,本组有2例因助产士在上吸引器后没有先将枕横位旋转成枕前位,直接牵引而使牵引困难,吸引时间超过18min,虽然后经手法复位成枕前位才困难娩出,但新生儿胎头受压时间过长,导致颅内出血。文献报道,吸引器吸引时间一般在10~15min以内,且宫缩在5次以内为佳;如牵引时间过长易造成各种颅内出血[2]。胎头吸引术操作简便,胎头吸引器放置时不需越过胎头及深入产道深处,因此不易形成软组织损伤,感染机会也小,对于回转异常胎位,比徒手容易。用同样牵力,胎头颅内组织受到的压力比用产钳小20倍[2]。鉴于这些优点,胎头吸引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如果不注意其适应证和一些必备条件,没有仔细检查吸引器本身质量(如橡皮套老化),或因本身经验不够,导致反复滑脱,牵引时没有试牵或没有旋转,牵引时间过长,均会导致一系更严重后果。本组1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和重度窒息就是经验教训。
  本组11例娩出后均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娩出后均立即给予使用高频呼吸机通气给氧,保持安静,相应给予适量镇静剂,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渗透性利尿剂,能量合剂,营养脑细胞药物和自由基清除剂,给予维生素K类和立止血等止血药物;同时转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全身保暖,心电监护,为减轻脑充血脑水肿,本组患儿均抬高头位25~30°。考虑到头部低温可以降低脑组织代谢,较易耐受缺氧,本组患儿在全身保暖的情况下均予以小型头部冰枕。有效地降低了颅内压力。本组患儿中有2例在CT动态监测下,多次行前卤硬膜下出血穿刺抽吸术,取得良好效果。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