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Dysphagia2007code:2.3.131term:blockagewhenswallowingchinese:资彻Hdefinition/description:difficultyoreveninabilitytoswallow吞咽不利吞咽不利指吞咽食物稍觉困难;吞咽困难指吞咽食物难下;吞咽梗塞指吞咽食物不下。三者有程度上的不同。本系统里统用"吞咽困难"。指咽下食物时有梗阻的感觉,并能指出梗阻的部位,吞咽过程常较长,可伴有或不伴有吞咽痛。是一系列连续而协调的反射性动作,将食物咽下,进入胃内。正常人从吞咽开始至食物通过贲门,固体食物需6~8s,一般不超过15s,流体食物需3~4s,且并不感觉食物通过其食管。但在吞咽困难时,病人可相当准确地感觉食物在食管内阻塞,并可相当准确地感觉阻塞部位。主要是由于食管的机械性梗阻。支配吞咽功能的神经肌肉发生病变,或神经(吞咽神经、迷走神经等脑神经)发生失常,口腔、咽、喉等处的疼痛性或梗阻性病变,造成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吞咽困难只于吞咽动作时出现。如果在未进食或未饮水时出现这样的感觉,则不是吞咽困难,此时病人的胸骨上窝处觉有东西堵塞感,通常称为癔球,其发生机制未明。1.口腔、咽、喉疾病:口腔、舌、咽、喉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如,各种口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及咽后壁脓肿、白喉、咽喉结核、肿瘤、先天性腭裂畸形等。2.食管疾病:(1)食管炎:常由于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引起,病人吞咽食物时常感觉自咽部沿胸骨后方达到剑突下有刺痛或灼痛。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反流引起的食管下段炎症,吞咽困难的病史多较长,而无明显进行性加重,一般营养状态较好,症状时轻时重,间歇发作。(2)食管癌:发病多在中年以上,是引起吞咽困难最重要的食管疾病。食物通过食管某一部位时有阻塞感,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先对固体食物、后发展至对流质饮食吞咽也有困难,可出现食物反流,吞咽时有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感,吐血与体重减轻等。(3)食管憩室与憩室炎:憩室较大可引起食物潴留,造成局部压迫,引起吞咽困难及食物反流。(4)食管"良性"狭窄:指癌症以外的食管瘢痕性狭窄,通常由于腐蚀剂的作用、食管异物、外伤、手术等所致的瘢痕收缩所引起。(5)食管受压所致的吞咽困难:如纵隔肿瘤、大量心包积液、心K高度增大、主动脉瘤、巨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等。(6)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由于迷走神经与肠肌神经丛退行性病变,或对胃泌素过分敏感,引起食管蠕动减弱与食管下段括约肌失弛缓,使食物不能正常通过贲门。此种吞咽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病程较长,无进行性加重。3.神经肌肉疾病:可见于重症肌无力,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麻痹及风湿性疾病(如硬皮病、皮肌炎)等。4.全身性疾病:全身感染如破伤风、狂犬病及某些药物(如士的宁等)中毒、肉毒中毒及缺铁性假性食管炎,均可因全身肌肉痉挛、强直而致咀嚼及吞咽功能障碍,发生吞咽困难。5.精神因素-癔病:患者自觉咽下困难,咽部有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症状发作常有精神因素。癔病患者症状复杂,变化多端,但体征较少。1.吞咽困难、食物反流:食物反流,指潴留在食管狭窄近端扩张部、或扩张的食管憩室中的食物,逆流经口吐出,不伴恶心,吐出物不含盐酸与胃蛋白酶,因此与呕吐不同。吞咽困难伴食物反流可见于食管癌合并食管狭窄、食管外肿瘤压迫、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2.吞咽困难、吐血:应考虑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或溃疡、膈疝、食管憩室炎或溃疡、食管异物等。3.吞咽困难、恶病质:吞咽困难进行加重,并有恶病质,应考虑恶性肿瘤,如食管癌、纵隔肿瘤压迫食管、喉癌等。4.吞咽困难与精神因素有关:吞咽流质饮食反而比吞咽固体食物困难,患者年龄较轻,间歇发作、病程长、全身状况良好,提示为癔病。噎膈是临床吞咽障碍的症状。"噎"指吞咽食物时梗噎不顺;"膈"乃膈阻不通,饮食不下。噎轻而膈重,噎是膈之始,膈为噎之渐。《千金衍义》曰:"噎之与膈,本同一气,膈证开始,靡不由噎而成";故可统称"噎膈"。本症在《内经》中称"膈"、"咽噎"、"膈塞不通";《诸病源候论》则有"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五噎之分;《肘后方》又称又有"忧膈"、"寒膈"、"热膈"、"气膈"、"恚膈"等五膈之别。噎膈与反胃不同:噎膈病位在食道胸膈之间,胃口之上,食物未曾入胃,以食不下或食入即吐为主症。反胃病位在胃,食已入胃,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后即吐。赵献可在《医贯・噎膈论》中曰:"噎膈,反胃各有不同,病源迥异,治宜区别"。梅核气亦有咽中梗塞不顺感,但无饮食不下之苦。刘同库主编《临床诊断学》,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