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胰岛素瘤

精确定位 提高胰岛素瘤诊治水平 肿瘤相关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1-27 www.39kf.com A +


  本报湖南讯近日,由湘雅医院普通外科李宜雄教授首的课题组,经过对40余例胰岛素瘤患者进行全面研究后认为,精确的定位及针对肿瘤所处的不同部位进行恰当的手术治疗是胰岛素瘤诊治的关键
  胰岛素瘤见于青壮年,是伴有胰岛素过度分泌的胰岛细胞瘤。由于胰岛素瘤的年发病率仅为0.8~0.9/100万,而症状表现又多种多样,临床很容易被忽略和误诊。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病、癔病、神经官能症、癫痫等。据文献资料显示,该病国内临床误诊率达到55%左右。长期低血糖反复发作,常可导致患者脑不可逆的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使患者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甚至痴呆,丧失劳动力。因此,提高对胰岛素瘤的认识、及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以李宜雄教授为主的科研课题攻关小组,经过10来年摸索,对反复发作低血糖的可疑患者,通过改进影像学检查技术,大大提高了病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在CT检查方面,他们采用多层螺旋CT机,利用其扫描速度超快、可行大范围超薄层容积据采集的优势,在注射对比剂后根据不同体的胰腺强化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扫描时间窗行多时相增强扫描,并行多种二维或三维图像计算机后处理,获得了较常规CT扫描高的检出率,定位更精确。在MRI检查方面,他们采用高场强MR机,并对扫描技术加以优化改进,选用多种更为敏感的快速扫描序列,在明显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和图像信噪比,并有效降低或避免各种伪影的同时,提高了病灶与胰腺的信号差,从而提高检出率。他们还通过采用在注射对比剂后行多时相快速动态增强扫描的技术,进一步提高MRI对小病灶检出的准确性。
  李宜雄教授介绍,采用CT和MRI的些新技术,两者单独或联合运用即可对绝大多数病灶做出精确的术定位诊断,使患者不用接受不必要的有创伤性检查。对于某些体积微小、而CT和MRI未能检出的病灶,可根据情况开展一些新型的具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侵入性检查,如行内镜超声,将超声探头通过内镜进入胃和十二指肠做腔内超声检查,阳性率较经腹超声大大提高;在介入的引导下,将导管直接置入胰腺动脉后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体积微小,散在多发的胰岛素瘤,能有效提高检出率,且定位精确。目前该科对胰岛素瘤的术前综合检查诊断准确率提至90%以上,实现了国内胰岛素瘤诊断水平质的飞跃。
  据悉,该科在获得胰岛素瘤诊断重大突破之后,近年来又率先开展在腹腔镜下行胰岛素瘤切除的新型术式并取得成功,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使胰岛素瘤的手术治疗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谢明霞)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