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室为向腔外局部膨出的囊袋状病变,一般发生在十二指肠、咽部、胃、肾盏。本病的病因不详,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先天性腔壁发育薄弱、蠕动、压力升高有关,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憩室并发炎症时,可有疼痛等症状,咽部憩室,多见于咽部后壁,由于咽后壁肌层是环行肌和斜行肌交叉走行构成,期间存在一个缺少肌纤维的三角区因而抗振力薄弱,易形成内压性外疝即憩室。
食管憩室常见,形成原因往往是食管周围淋巴结炎致粘连牵拉而产生的牵引性憩室,继之食管内的压力参与作用,由牵引性憩室形成了牵引内压性憩室。胃憩室少见,好发于贲门小弯侧后壁,产生的原因多认为系胃环形肌缺如,斜行肌薄弱,食管咽下食物必由此经过,使之逐渐膨出而形成憩室。肾盏憩室,有谓先天发育异常,亦有谓后天性所获得,由于肾盏颈部肌肉受炎症、结石、肿瘤或异常血管等刺激,痉挛、狭窄,继而形成憩室。
尿道憩室极少见,很少见有报道,可能是尿道海绵体较松弛,前尿道解剖位置下方有一陷凹,加上该患者患有肾结石,结石排出时在此处停留或嵌入,随着时间的延长,结石逐渐增大、刺激、痉挛引发炎症,形成内压性憩室并结石。尿道憩室并结石应与前列腺增生、肿瘤相鉴别,尿道结石通过X线摄片诊断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