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的分类

2009-11-26 www.kq88.com A +

眼眶骨折的分类

作者:程正旭 文章来源:上海口腔医学 

2008-2-1315:35:39       【博客】【论坛】【投稿】【打印】【关闭】

[摘 要] 目的 探讨眼眶骨折的分类。方法 应用复位-眼眶-分类法,对65例具有眼眶骨折的病例进行分类。结果 复位-眼眶-分类法分为6型,Ⅰ型――无需复位眼眶型;Ⅱ型――单纯眶底骨折型;Ⅲ型――眼眶-颧骨骨折型;Ⅳ型――眼眶-上颌骨骨折型;Ⅴ型――粉碎性眶下缘型;Ⅵ型――复合性眼眶骨折型。结论 复位-眼眶-分类法既能全面、准确反映眼眶骨折的客观存在,又能指导临床治疗,且简单,实用。[关键词] 复位-眼眶-分类法;眼眶骨折;眼眶-颧骨骨折;眼眶-上颌骨骨折

  根据眼眶和眶底的局部解剖,眼眶骨折一定波及颧骨、上颌骨、筛骨、额骨等诸骨。反之,颧骨骨折也一定涉及眼眶。为明确骨折的部位,应称为颧骨-眼眶骨折,上颌骨-筛骨-鼻骨-眼眶骨折,这样才能反映眼眶骨折的客观存在。然而颧骨-眼眶骨折的复位方法不同于上颌骨-筛骨-鼻骨-眼眶骨折的复位方法。眼眶骨折的分类法既能反映眼眶骨折的客观存在,又能反映分类,指导治疗。

1 临床资料

  自1995年1月-1999年12月对65例眼眶骨折的病例进行分类。其中男性54例,女性11例,年龄13-85岁。主要致伤原因为硬物、拳脚击伤、交通意外、运动意外、摔倒、机器零件击伤及台风致树木击伤眼眶。诊断依靠观察眼眶颧骨有否凹陷、有否眼球上凝活动障碍、有否复视、有否眶下区感觉异常、有否眶下缘触及台阶感或眶外侧触及活动感。随后选择华特氏、CT冠状位和三维CT成像及手术证实。

  Ⅰ型 无需复位眼眶骨折型,即眼眶骨折为线形稳定性骨折或者骨折伴有轻度移位但无面部畸形,眼球功能障碍。5例,占7.70%;Ⅱ型 髂骨内皮质修补单纯眶底骨折型,5例,占7.70%(图1)。  Ⅲ型 齿钩-眼眶-颧骨骨折型,即骨折主要波及颧骨和颅面骨的连接部位,需齿钩颧骨下复位。32例,占49.23%(图2)。  Ⅳ型 镊子-眼眶-上颌骨-筛骨-鼻骨骨折型,即骨折主要波及上述部位,需镊子经鼻腔或骨折处复位。9例,占18.46%(图3)。  Ⅴ型 接骨板-粉碎性眶下缘重建型,即眶下缘骨折段为3段以上或眶下缘骨缺损。12例,占13.85%(图4)。  Ⅵ型 复合性眼眶骨折重建型,即单侧眼眶骨折同时具有以上三种骨折或眼眶骨缺损。2例,占3%(图5)。

3.1 关于类型名称的简化  复位-眼眶-分类法6型可简称为Ⅰ型――无需复位眼眶型,Ⅱ型――单纯眶底骨折型,Ⅲ型――眼眶-颧骨骨折型,Ⅳ型――眼眶-上颌骨骨折型,Ⅴ型――粉碎性眶下缘型,Ⅵ型――复合性眼眶骨折型。3.2 关于最佳修补方法  单纯眶底骨折的修补可经上颌窦眶底托起如:上颌窦油纱布填塞,上颌窦小气袋填塞和眶底直接用硅胶片、钛合金片、珊瑚礁片、肋骨片、颅骨外侧板、下颌骨外侧板及髂骨内侧板等修补。从稳定、安全、抗感染、形态大小来判断,作者认为髂骨内侧板为最佳修补方法。

图1 冠状位断层扫描片示右眶底骨折缺损Fig.1 CoronalviewofComputedtomogrphicscanshowsthefractureandthedefectoftherightorbitalfloor

图2 三维立体断层扫描片示术前眶下缘骨折同时波及额颧缝眶外侧缘,颞骨颧弓缝及颧骨上颌骨缝Fig.2 3-dimensionalCTshowsthefractureoftherightinferiororbitalrim,themaxillozygomaticsuture,thefrontozygomaticsutureandthetemporozygomaticsuture

图3 长镊-眼眶下缘-上颌骨-鼻骨骨折型,术前三维立体断层扫描片Fig.3 Dressingforceps-infraorbito-nasoethmoidal-maxillaryfracture:3-dimensionalCTshowsthefracture

图4 三维立体断层扫描片示左眶下缘、上颌窦前壁粉碎性骨折Fig.4 3-dimensionalCTscanshowsthecomminutedfracturesoftheinferiororbitalrimandanteriorwallofmaxillarysinus

图5 眼眶复合骨折型:断层三维立体扫描显示左额骨、眶上壁缺损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责任编辑:姚红祥 

上篇文章:组织工程化人形下颌骨髁状突的实验研究
下篇文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