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假瘤的检查
眼眶假瘤(pseudotumotoforbit)是一咱比较多见的眼眶病,占眼眶原发性肿瘤的第三位。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男性病人较多,实质上属于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其能引起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等眼眶肿瘤所具有的症状而得名。故需要与眼眶肿瘤相签别。眼眶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增生炎症,并非肿瘤。
眼球突出是主要临床症状,多为单眼,少数可累及双侧。然两眼发病可有先后。一部分则在起病之初一度有眼红、眼神、眼球运动障碍或复视等症状。此症若是比较突出或反复发作,则易与真性眼眶肿瘤相鉴别。少数病例在一度眼球突出后,又可自行后缩,甚至眼睑下陷,眼球运动高度障碍或眼球固定;多数病例则是病程较长,持续发展,眼球高度突出者,可因暴露性角膜炎而影响视功能甚至失明。
通过对眼眶假瘤B超、CT、MRI及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检查,探讨影像学检查对眼眶假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激素治疗试验眼眶炎性假瘤对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敏感,使用该药数天内临床反应迅速已被作为本病的诊断证据之一,甚至无须组织病理学证实。然而,许多研究表明有些眼眶炎性假瘤对皮质激素反应并不令人满意。而且,许多其它眶内病变包括恶性肿瘤,使用皮质激素有效,从而延误了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因此,对皮质激素反应良好并不是特异的,激素试验对于诊断眼眶炎性假瘤来说也并非是一个惟一可靠的方法,需要活检来排除其它疾病。
影像诊断B超检查 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型假瘤,B超可发现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回声,边界清楚但不规则,内回声少或缺乏,无压缩性,急性期可见“T”型征。若病变范围广则边界不清,还可见眼外肌肥大及视神经增粗等改变。纤维增殖型假瘤B超只显示肿物前界或前部少量回声,后界不能显示。
CT扫描 眼眶炎性假瘤表现为灶性或弥漫性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或呈铸型关系,使用造影剂后可强化,还可见眼外肌肥大、泪腺肿大、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等,不伴有骨破坏。Harr将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分为四型:浅层巩膜炎型、浸润型、肿块型和肌炎型。
MRI成像 MRI能显示病变,T1WI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以纤维增殖为主的假瘤,MRI表现特异,其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
在CT和MRI上,眼眶肌炎经常表现为单个肌肉受累(最常见于内直肌),整个肌肉包括肌腱在内均肿大。根据典型的影像改变,眼眶肌炎诊断相对容易,无须活检。局限于泪腺部的假瘤不易与早期泪腺上皮性肿瘤鉴别,需尽早在组织学上肯定。偶尔可见到副鼻窦受累和颅内蔓延。一些眶内病变与眼眶炎性假瘤影像学图像类似,应引起注意。Char等认为至少1/3的病人不能通过CT或MRI确诊。
(责任编辑:李桂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