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及其药物治疗

2009-11-26 www.91zn.cn A +

羊水栓塞为妊娠特有疾病,由于羊水内容物进入母体血循环,形成栓子,堵塞肺血管引起肺栓塞、休克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也可发生于中期妊娠流产,但病情较缓和。足月分娩发生者母体死亡率高达80%以上,而在中期妊娠发生者极弯死亡。

一、诊断要点

(一)发病诱因宫缩过强或强直性收缩,急产、催产素使用不当造成过强宫缩;子宫血窦开放、宫颈裂伤、子宫破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膜早破、大月份钳夹等造成病理开放血管使羊水得以进入母体循环。此外,胎死宫内,羊水中有胎便,均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三阶段,顺序出现。但三者出现均极为迅速,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尤其是胎儿娩出前后或产后短期内,极少数发生于临产前,剖宫产术多发生于术中。

1・急性休克期胎儿娩出前后短时间内发生休克,血压迅速下降或消失。同时出现寒战、烦躁不安、呛咳、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增快、肺水肿,.昏迷等肺高压,呼吸循环衰竭。发病急骤者仅尖叫一声,心跳、呼吸骤停死亡,休克阶段如能渡过,则可出现凝血障碍的第二阶段。

2・出血期持续出血不凝,宫腔出血及全身广泛性出血倾向,包括全身皮肤、粘膜、胃肠道、泌尿道、切El出血及注射针孔渗血。

3・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和尿毒症的征象。

(---)根据发病诱因和临床表现即可作出初步诊断,立即抢救,同时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1.DIC的实验室诊断

(1)筛选试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为100~10。/(10万/mm3)以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即大于或等于16秒者;纤维蛋白原少于或等于1.6g/L,(160mg/d1)。

(2)确诊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白陶土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达45秒或以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少于或等于90分为异常;凝血酶时间等于或大于25秒为异常。

2・X线胸片检查可有肺门周围双侧弥散性片状浸润阴影,并有融合现象,心脏轻度扩大。

3・心电图提示右心房、心室扩张,ST段下降,T波倒置。

4.外周血涂片检查异型红细胞,破碎细胞大于2%。

5・血液沉淀试验寻找羊水有形成分,取上腔或下腔静脉血或死后取心血作血液沉淀试验,离心放置沉淀分为三层,底层为细胞、中层为棕黄色,上层为羊水物质,取上述物质作涂片染色镜雄,如见到鳞状上皮细胞、粘液、毳毛等,可确诊为羊水栓塞。

二、处理原则

(一)急性休克期

1.供氧可加压给氧,以维持有效节律呼吸。

2・补充血容量补充有效循环量及组织灌注量,纠正休克,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24小时可输入500~1000ml。为避免盲目输液,测中心静脉压;做腔静脉插管时取血样查羊水有形成分以助诊断。

3・抗过敏及早、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4・缓解肺高压盐酸罂粟碱有利于扩张冠状动脉和肺血管。氨茶碱、阿托品也可同5.抗休克补足血容量基础上应用酚妥拉明,多巴胺与利尿剂合用可消除水肿。

在抗休克的同时注意纠正酸中毒如碳酸氢钠的应用,必要时应用西地兰纠正心力衰竭。

1.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

2.及时,适量应用肝素。

3.抗纤溶药物,只有当DIC由高凝状态转入纤溶亢进阶a时,可在输新鲜血的同时使用6一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等。

(三)肾功能衰竭

1.发病开始,应注意积极纠正休克,疏通微循环,禁用缩血管药物。

2.休克已纠正,循环血容量已补足时,若尿量仍不增加,应考虑肾功能衰竭,按肾功能衰竭处理。

(四)产科处理

1.已临产,宫H部分开大者,按上述措施抢救好转后,尽快剖宫产。

2.已进入第二产程,阴道手术助产如行产钳助娩。

3.已分娩,产后出血无法控制者,应在除外软产道撕裂及胎盘残留后,尽快行子宫切除术。如发病时正在滴注催产素,应立即停药,以免子宫收缩,羊水成分不断进入母体循环,加重病情。

三、常用药物

多巴胺Dopamine

别名:3一羟酪胺

【药理作用】为体内合成肾上腺素的前体,具有β受体与a受体的激动作用,另有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作用。其作用特点为:兴奋心脏β2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但较少影响心率和引起心律失常;兴奋皮肤、肌肉等组织血管的a受体,使血管收缩,血流供应减少;兴奋心、肾、肠系膜等重要脏器血管的多巴胺受体,使血管扩张,血流供应增加;对血管β1受体作用较弱。本品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小剂量(每分钟o・5~2btg/kg)j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促进尿钠排泄增多;中剂量(每分钟3~loug/kg)主要兴奋p1受体,兴奋心脏,使心收缩力和搏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改变不大;大剂量(每分钟大于lOug/kg)主要兴奋a受体,使总外周阻力增加,肾血流减少,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本品口服无效,静滴后在体内广泛分布,不透过血脑屏障。静滴后5分钟起效,持续5~15分钟,在肝、肾,血浆中被单胺氧化酶迅速失活,t1/2约7分钟,经肾脏排泄。

【适应证】用于各类型休克,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的患者更加适宜。

【用法与用量】静滴:209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一般用量为每分钟2~lO~g/kg,可根据血压调节滴速。最大量可用到每分钟20ug/kg。紧急情况下静注10~20mg,继之静滴维持。

【相互作用】

(1)与氟烷、环丙烷等全麻药同用,易致心律失常。

(2)与碱性药液配伍,易失去活性。

(3)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并用,作用可延长和增强。

(4)与呱乙啶,三环类抑郁药合用,可增强多巴胺效应,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

(5)与吩噻嗪类药合用,可阻断心、肾,肠系膜的多巴胺受体,拮抗本品对这些部位血管的作用。

【不良反应】较少见,较轻。偶有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若剂量过大,可出现心率加快、心动过速、心绞痛、呼吸困难及头痛。停药后可迅速消失。

【注意事项】

(1)用本品时注意补足血容量和纠正酸血症。

(2)对其它拟交感胺类药物过敏者,本品也可能过敏。

(3)嗜铬细胞瘤、心律失常、闭塞性血管病禁用或慎用。

(4)静滴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应用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和一般情况,及时调整至合适剂量。

【制剂与规格】针剂每支20mg(2m1)。

毛花甙丙(LanatosideC)

别名:西地兰Cediland

【药理作用】本品为从毛地黄叶中提取的一种快速类强心甙,作用特点是较其他强心甙作用快而蓄积作用较小,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差别大于其他类强心甙。本品口服吸收不完全,静注后lo~30分钟生效,l~2小时达最大效应,作用维持时间3~6日,血浆蛋白结合率25%,t1/2为18日。

(1)急性心功能不全。

(2)快速房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待心率正常或心律稳定后,可用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维持治疗。

【用法与用量】

(1)静注:每次o.4一o.6mg加到5%~10%葡萄糖液20ml,缓缓注入(不少于5分钟),必要时过2~6小时再给0.2~O.4mg,总剂量一日1.0~1.2mg。对已用过洋地黄制剂者,一般从O.2mg开始。

(2)肌注:静注有困难患者可用肌注,量同前。

【注意事项】

(1)用前询问服药史,2周内未用过洋地黄类药才能常规给药,否则按具体情况调整剂量,用时监测心率,摸索个人最佳剂量。

(2)任何强心甙制剂中毒,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心动过缓等禁用。心肌炎、肺心病、低钾血和本品过敏者慎用。

【制剂与规格】针剂每支O.4mg(2m1)。

罂粟碱(Papaverine)

【药理作用】为阿片中异喹啉类生物碱之一。它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作用,对血管、支气管、胃肠道及胆管等平滑肌有松弛作用。通过松弛平滑肌,使冠状动脉扩张,外周血管、脑血管阻力低。主要在肝脏代谢,几乎完全以葡萄糖苷酸结合物代谢,由尿排出。口服本品tl/2为1~2小时,但个体差异很大。

【适应证】用于脑血栓、脑血管痉挛、脑栓塞、肺栓塞,肢端动脉痉挛及动脉栓塞性疼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30~60mg,一日3次。

肌注:每次30~60mg,一日2次。

静滴:9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一日1~2次,极量一日300mg。

【不良反应】

(1)胃肠道不适,面部潮红、嗜睡、皮疹、出汗,直至低血压和头晕。

(2)静滴速度过快时由于血管扩张而出现头痛,较为常见。

(3)有时由于过敏,造成肝功改变而出现黄疸。

【注意事项】

(1)不能除外颅内出血者禁用。

(2)静注过量或速度过快可致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甚至死亡。故应充分稀释后缓慢滴入。

【制剂与规格】片剂:每片30mg;针剂:每支30mg(1m1)。

阿托品(Atropine)

【药理作用】是由颠茄、洋金花,莨菪等提取的消旋体生物碱,具有周围的和中枢的抗毒蕈碱的作用,选择性强。大剂量可阻断神经节N1受体。口服经胃肠道极易吸收,经其他黏膜面,.甚至完整的皮肤亦可吸收。吸收后50%与血浆蛋白结合,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可通过血脑屏障,亦可通过胎盘。在肝脏中不完全代谢,以其原形及代谢产物由尿中排出。少量从乳汁及汗液,粪便排出。口服一次剂量后约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皮下和肌注15~20分钟达高峰,作用持续3~4小时,t1/2约为4小时。

(1)内脏绞痛。

(2)抗感染中毒性休克。

.(3)解救有机磷中毒。

(4)麻醉前给药。

(5)眼科应用。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O.3mg;

皮下注射:每次O.5~1.0mg;

滴眼剂:0.5%~3%眼药水。

静注每次O.5~1.0mg。

【相互作用】

(1)与抗酸药、碳酸酐酶抑制药,枸橼酸盐合用时,本品排泄延迟,疗效与毒性增加。

(2)与金刚烷胺、吩噻嗪类药,其他抗胆碱药,普鲁卡因胺合用时,本品毒副反应加剧。

【不良反应】长期用时口干、视力模糊、皮肤潮红、心率加快、皮肤干燥,老年人有时发生尿潴留。

【注意事项】

(1)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时禁用。

(2)脑损害,尤其是儿童,心脏病,溃疡性结肠炎慎用。

(3)可分泌入乳汁,并有抑制泌乳作用。

【制剂与规格】

片剂:每片O.3mg;

针剂:每支0.5mg(1m1),1mg(2m1),5mg(1m1);

滴眼液:O.5%~3%;

眼膏:1%。

氨茶碱(Aminophylline)

【药理作用】为茶碱与乙二胺的复合物。乙二胺可增加茶碱的水溶性,增强其效果。本品可抑制磷酸二脂酶,减慢环磷酸腺苷的水解速度,从而增加其在组织中的浓度,促进平滑肌舒张,当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时,作用更明显。{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13507692072;0370-8555222}此外,尚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增加心输出量;也可抑制肾小管对Na+,Cl一的重吸收,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而有利尿作用。口服、直肠,注射用药吸收都迅速。分布到体内各部分,并可透过胎盘。本品在体内释放有效成分为茶碱,其蛋白结合率为60%。t1/2为9.1±2.1小时,个体差异大,达峰时间为1~3小时。有效血浓度为每mI10~20/zg。

(1)平喘: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心源性哮喘。

(2)利尿:心源性和肾性水肿。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0.1~O.2g,一日3次。总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8~10mg。

静注每次O.25g加葡萄糖25%20ml,缓慢注入(不短于10分)或缓慢静脉滴注。

【相互作用】

(1)与西咪替丁、大环内酯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使茶碱半衰期延长,故增加血药浓度。

(2)吸烟、服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者,使本药半衰期缩短,血药浓度低,故应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本药的治疗血药浓度和中毒浓度接近,安全范围小,故应控制剂量。如本品血药浓度大于20tzg/ml,则中毒反应明显增加,常见为胃肠反应,心动过速,心律紊乱,注入过快时,可导致血压下降,抽搐,甚至突然死亡。

【注意事项】

(1)本药静注时千万勿过快,量勿过大,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2)心衰、肝肾功能障碍减少用量。

【制剂与规格】

片剂每片0.1g;

针剂每支O.25g(2m1),0.5g(2m1),0.25g(10ral);

栓剂每枚O.25g。

氢化可的松}tydrocortisone

别名:氢可的松可的索皮质醇Cortison

【药理作用】为已能人工合成的天然糖皮质激素,具有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抗炎、抗过敏作用。抗炎作用为可的松的1.25倍;免疫抑制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等。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盐皮质激素活性,留水留钠及排钾作用较明显。吸收迅速,tmax1小时,血浆t1/2为1.5小时,生物学作用tl/2为8~12小时。

(1)各种感染引起的中毒症状,对危重病例可改善一般情况,治疗休克。

(2)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减低症危象。

(3)严重过敏状态如过敏性休克,输液、输血反应、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4)其它如关节炎、腱鞘炎或眼部非特异性炎症时局部注射或静脉滴注。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注:每日100~300mg,稀释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500ml中滴注。

局部用药:每次0.5~2ml,相当于12.5~50mg局部注射。

【注意事项】

(1)与所有的糖皮质激素一样,副反应较大,需严格其适应证。

(2)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皮质醇增多的表现,故注意监测血糖、血压,血钾等。原有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史、溃疡病、结核病、真菌感染等慎用。

(3)本品对炎症病原无治疗作用,而且因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而掩盖其发热等炎症表现,反使炎症扩散,必须注意同时抗炎。

(4)可通过胎盘和乳汁,故孕妇慎用,用时不宜哺乳。

【制剂与规格】

片剂醋酸氢化可的松片,每片20mg。

针剂氢化可的松乙醇溶液,每支100mg(2m1),25mg(5m1),50mg(10m1),100mg(20m1)。

乳膏剂O.5%~19/5醋酸氢化可的松。

点击查看更多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