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 0-43U/L
临床意义
增高: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衰,肺梗塞,流脑,SLE等。儿童,寒冷,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溶血反应亦可升高。
谷氨酰转肽酶 0-54U/L
临床意义
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轻度和中度增高、原发或继发性肝癌、肝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胰头癌、肝外胆道癌等明显增高。饮酒后。
乳酸脱氢酶 72-182U/L
临床意义
升高:见于心肌梗塞、肝炎、肝硬化、肾脏疾病、恶性肿瘤、某些贫血病人。
碱性磷酸酶 115-359U/L
临床意义
升高: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总蛋白 60.0-83.0g/L
临床意义
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阿狄森病,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p#分页标题#e#
减少:慢性肝病,肝硬变,慢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腹泻,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等。
白蛋白 35.0-50.0g/L
临床意义
增加: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减低:肝病,肾病,营养不良等。
球蛋白 20-40g/L
临床意义
增高:失水,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变,骨髓瘤,淋巴瘤等。
减少: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
白蛋白/球蛋白 1.2-2.5
临床意义
可反映肝炎的严重程度。
总胆红素 2.0-20.0μmol/L
临床意义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p#分页标题#e#
直接胆红素 <7.0μmol/L
临床意义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间接胆红素 1.7~13.7μmol/L
临床意义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顶一下(0)0%踩一下(0)0%上一篇:大三阳、小三阳有无传染性?下一篇:血常规的参考数据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