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胰腺多肽瘤

胰腺移植究竟怎样

2009-11-26 jbk.panjk.com A +

1921年发明并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时,人类曾以为攻克了糖尿病,后来发现这仅是部分事实。胰岛素的应用使得患者死于酮症酸中毒的比例明显下降,但每年因糖尿病并发肾衰、失明、心脑血管疾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例数仍在不断增加。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事实上,仅仅依靠外源性药物来严格控制血糖绝非易事,虽不断地调整着用药的剂量,患者仍始终处于血糖过高或过低的困境之中。

对胰岛B细胞已丧失功能的糖尿病患者,欲理想地控制其血糖,目前看来只有两种方法:其一,持续地检测血糖并持续地调整胰岛素用量(仅适用于少数术后病人或重症监护患者);其二,移植有功能的B细胞,即开展胰腺或胰岛细胞移植。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胰腺移植不仅能生理性地调节血糖,又能使受者细胞重新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彻底治愈糖尿病的目的。以往认为只有1型糖尿病才是胰腺移植的适应证,现在认为,不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只要发展到胰岛素依赖期都可以考虑胰腺移植。

哪些糖尿病患者可采用胰腺移植

由于手术的复杂性和术后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早期的胰腺移植仅限于合并尿毒症的糖尿病患者,故均为胰肾联合移植。

20世纪8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对不伴有尿毒症的糖尿病患者常规实行胰腺移植,发现成功的胰腺移植不仅可以使患者不再依赖胰岛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且可以预防、逆转或稳定因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胰腺移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世纪末,全球每年开展胰腺移植超过1000例。当前,手术技术及免疫制剂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是比较安全的。故众多学者认为,应将胰腺及胰岛移植应用于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移植中心都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8年制定的移植标准(见表1)。上一页1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