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医患纠纷应走出“亲族鉴定”圈新华网辽宁频道记者葛素红阜新市73岁患者关桂云因腹痛在阜新市一家医院接受手术,术中医生怀疑胃癌,在切除患者三分之二胃的同时实施了胰腺备膜手术。而术后同一家医院的术后病理,报告患者为"慢性胃溃疡",而非术前医生判断的"胃癌",且术后患者胸腹部不断渗液,二次手术缝合十二指肠残端后,患者病情仍未好转。经医患协商,患者转诊至沈阳治疗,并确诊为胃切除后的胰腺瘘。两个多月后患者病情基本稳定,返回手术医院DD阜新市中心医院治疗。目前,患方与阜新市中心医院之间以两次手术医生"误诊"为由,多次找到医院要求讨"说法"。一次胃溃疡引发两次大手术记者了解到,患者关桂云2003年5月下旬因腹部痛疼,到阜新市中心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后经B超、CT检查之后,医院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初诊认为患者"腹腔内肿瘤",并于入院第三天对患者进行了剖腹探查术。经检查患者肠部没有病变,而是胃部有肿物,手术医生判断为胃癌,为患者实施了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同时首次应用了从一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学来的胰腺备膜手术。患者家属说:"术前,医生只是以为肠子有问题,压根没想到手术中会切除大半个胃。更让我们气愤的是,术后病理报告我母亲胃部并没有肿瘤,既没有必要切除大半个胃,更不需要做胰腺备膜手术。"他们认为是医院"误诊"并实施不当手术,造成患者胃部手术后腹部渗液,生命垂危。阜新市中心医院介绍,术后第二天患者切口开始渗液,阜新市中心医院外三病房会诊认为,患者可能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征得家属同意实施第二次手术,缝合十二指肠残端。阜新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刘长江说:"没想到二次手术后患者腹部仍渗液,患者生命垂危,需要静脉营养,我们医院没有静脉高压,建议转上级医院,到沈阳治疗时诊断为'胃手术后出现的'胰腺瘘'。"患者关桂云去年5月30日转诊中国医大二院治疗,危及生命的胰腺瘘病情得到控制。8月8日患者被接回阜新市中心医院继续治疗。此间医患双方之间的矛盾开始升级,2004年9月27日,医患双方向阜新市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争议技术鉴定的委托申请。
发表评论:用户名密码匿名
查看评论请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