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检查和治疗

2009-11-26 syue.com A +

 




   (一)全身症状:典型者先有畏寒、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数小时后大量出汗,体温骤降至正常。体温下降后症状缓解。上述症状每日发作1-2次,须与疟疾、伤寒等病鉴别。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此种体温变化可变得不典型,表现为低热。病期较长可出现严重贫血、精神萎靡。

   (二)局部症状及体征:感染波及乳突导血管、颈内静脉及其周围淋巴结时,出现患侧耳后,枕后及颈部疼痛,乳突后方可有轻度水肿,同侧颈部可触及索状肿块,压痛明显。

    

   (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寒战及高热时抽血作细菌培养,可为阳性。脑脊液常规检查多属正常。

   (二)Tobey-Ayer试验;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压迫健侧颈内静脉,脑脊液压力迅速上升,可超出原压力的1~2倍。然后压迫患侧颈内静脉,若乙状窦内有闭塞性血栓形成,则脑脊液压力无明显改变或微升。

   (三)眼底检查:患侧视乳头可出现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压迫正常颈内静脉时,眼底静脉可有扩张,若压迫颈内静脉时眼底静脉无变化,表明颈内静脉有闭塞性血栓形成。此法称Crowe试验。

[本文来自"岁月联盟"]

(一)及早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贫血患者,予输血等支持疗法。

   (二)及时行乳突手术,探查乙状窦,清除病灶通畅引流。窦内血栓一般不必取出。

   (三)乳突术后症状不见减轻、患侧颈部压痛明显,或出现转移性脓肿时,应行患侧颈内静脉结扎术。

来源: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