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伴癌综合征临床新表现1例报告吴纪霞董玉金陈雪松王世清周新文推荐到首页 □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8年第04期1/2页12
第一者作:吴纪霞(1974-),女,苏州大学放射与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肿瘤细胞中GDS的异常表达与其凋工信号转导途径和机制。
【摘要】皮肤瘙痒常常与皮肤病或内分泌等疾病相联系,很少人把胃癌和皮肤瘙痒联系起来,现有1临床病例,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的胃癌患者,报道如下,以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以期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率。
【关键词】胃肿瘤;异源性激素;伴癌综合症
Gastriccancersyndromeassociatedwithcancerclinicalperformanceofthenewcasereport
WUJixiaDONGYujinCHENXuesongWANGShiqingZHOUXinwen
【Abstract】Oftenitchyskinandskindiseasesandendocrinediseaseslinkedtofewpeopletostomachcancerandskinitchinglinkedtoanexistingclinicalcases,theskintoitchasthefirstsymptomsofgastriccancerpatients,arereportedtothemedicalcauseTheattention,withaviewtoimprovinggastriccanceris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rates.
【Keywords】Stomachtumor;Diagnosisaliensexhormone;Syndromeassociatedwithcancer
近年来副肿瘤综合征逐渐被认识,并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报道多以肺癌居多,且以神经症状表现为多,近来我接触到一个以皮肤瘙痒为表现的胃癌病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6岁,因自述低热伴背部皮肤瘙痒不适2+年,于2007年1月12日来院就诊。患者曾在当地诊所以“皮炎”予以多种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两个月前曾有胃部疼痛,以“胃炎”给予治疗后有所好转。入院体检:T37.2℃,R16次/分,P82次/分,Bp120/80mmHg。全身皮肤无异常,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软,局部无压痛,无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膝反射p腹壁反射无异常,克氏征(-)p巴彬斯基征(-)p霍夫曼征(-)。辅助检查:血糖1.9mmol/L;血常规示WBC7.10×109L,中性粒细胞66.1%,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呈上升趋势;血生化正常。胸部正侧位片,两肺无实质性病变;B超提示肝门静脉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颈部CT无异常;胃镜检查,镜下见胃小弯处有一1×2cm不规则溃疡,周边胃壁增厚,病理活检示胃结节型低分化黏液性腺癌。遂诊断为:胃癌。考虑皮肤瘙痒是否与胃癌有关?于2007年1月28日行胃大部切除并胃_空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胃结节型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免疫组化,EMA(+)、L-ck(+)、CEA(-)、vimentin(-),特殊染色Rf(网状纤维染色阳性)pAB/PAS(-),上述结果确诊此病人是胃癌。术后病人皮肤瘙痒症状消失,故诊断皮肤骚痒为胃癌所致。
2讨论
近年来,发现某些内分泌组织的肿瘤细胞可分泌异源性激素(ectopichornone),产生异源内分泌病,异源性激素是指不是正常产生激素的组织,合成以及分泌的激素,均不受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细胞调节轴影响,而呈“自主性”分泌的特点。肿瘤产生的异源性激素可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但这些表现不是有原发肿瘤直接引起的。临床上有些患者,在其肿瘤被发现之前,先表现出副肿瘤综合征。[1]最近几年异源性激素引起的伴癌综合征也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曾有文献专门论述异源性激素与肿瘤[2]。胃癌常有伴癌综合征,胃癌的伴癌综合征是胃癌细胞直接或间接产生某些异源激素所致特殊的临床表现,可涉及机体各系统。它不是肿瘤本身浸润、转移的机械作用所造成的表现。有时在癌肿确诊之前,已有一些全身表现,其程度甚至较癌灶所致的更为严重。如反复发作的表浅性静脉炎,过度色素沉着,黑棘皮病,皮肌炎,膜性肾病,累及感觉和运动通路的神经病变。本病例就诊前1个星期也曾有膝关节疼痛,自服镇痛片,据推测此症状也是异源性激素引起的。已有报道曾发现1例胃癌引起的异源性ACTH综合征[3]。由于这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肿瘤本身症状的相关性差,发病较少,临床相对认识不足,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本例患者被多次误诊,提示临床医师需要充分认识伴癌综合征的一些肿瘤外症状。因此,把这1病例写出来以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以期能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率。
参考文献
[1]李玉林,肿瘤[M].《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卫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8
[2]童钟杭,异源激素与肿瘤[F].《实用肿瘤杂志》1989,4(2),118-120
[3]周培霞,异源性ACTH综合征一例[F],新消化病杂志,1996,4(2):63
作者单位:215123江苏省苏州大学放射与公共卫生学院
1/2页12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