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硬结症的诊治推荐到首页 □杨永元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2006年第12期1/2页12
阴茎硬结症是以阴茎背侧面的白膜纤维斑块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并不多见,其病因尚不清楚,治疗也比较棘手,虽然有部分病例不经治疗症状可自行缓解,硬结也可缩小,变软,但多数患者如不采取积极治疗,病情将进一步发展,其阴茎硬结经久不消或续有增大,增多,逐渐出现阴茎勃起弯曲,勃起疼痛,性交困难甚至阳痿。病程迁延日久,除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外,又易造成患者精神上、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阴茎硬结症的治疗方法虽较多,但其疗效并不明确。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关治疗经验已有不少报道。
何为阴茎硬结症?
阴茎硬结症又称阴茎纤维性海绵体炎,是阴茎海绵体白膜和阴茎深筋膜之间发生纤维硬结的一种病变,病变并可波及海绵体间质中。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据研究可能与维生素E缺乏、阴茎损伤、硬化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感染、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男性更年期体内激素变化,遗传因素等有关,许多学者认为其中又与损伤、遗传因素及动脉硬化关系较为密切。
本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类似记载,现代中医学家根据其临床特征多主张将本病归属于“阴疽”范畴,阴茎别称玉茎,故称“玉茎疽”,临床上也有按“阴茎痰核”论治者。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责于肝脾肾三脏。因肝主疏泄,或因情志失调,肝郁气滞,失于疏泄,或有所郁怒,气机不畅,经络阻隔,致淤结阻络而成硬结之变;若脾肾两虚,感受寒湿,或脾湿生痰,痰湿互结凝聚宗筋,久而发生结节;另可因跌打损伤,阴茎受损,宗筋气滞血淤而发者。
有哪些临床表现?
本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是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硬结,勃起弯曲,勃起疼痛,性交困难和阳痿。硬结一般不累及尿道,故多无排尿困难。
阴茎硬结早期无症状,许多患者往往因自己在阴茎部分触摸到硬结而来医院就诊。其边缘清楚,呈圆形,椭圆形,条索状或斑块状,质地如软骨,固定不活动,与皮肤,皮下组织无粘连,可有轻度压痛。
勃起弯曲受纤维组织增生影响,多数患者可出现勃起弯曲,弯曲方向多为背面或背侧曲,在松弛状态下阴茎弯曲较为少见。
勃起疼痛勃起时受纤维组织牵拉常导致勃起疼痛或性交时疼痛,而在非勃起状态下多无疼痛感。
性交困难和阳痿受勃起弯曲和勃起疼痛影响,可出现性交困难。若局部硬结过大影响海绵体血液供应致阴茎勃起不坚,也是性交困难的原因。病程缠绵日久,严重者可导致阳痿。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检查一般无异常。
X线检查当硬结有钙化时,X线平片上能显示钙化阴影。
超声波检查及阴茎海绵体造影检查能显示阴茎硬结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如何治疗阴茎硬结症?
西医治疗
分为手术及非手术两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颇多,包括药物治疗,局部X线照射,超声波治疗,药物离子导入,音频理疗,负压吸引及体外冲击波治疗等,其疗效差异很大,需根据病情作具体选择。非手术治疗中又以药物治疗应用最为普遍,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E,消炎止痛药,免疫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糖皮质醇激素等,其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肉注射及局部硬结直接注射。上述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目的一致,取其抗炎消肿抗纤维化,缩小或消退,对阴茎硬结症早期,硬结较小者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对于阴茎硬结较大,导致严重阴茎弯曲,影响正常性生活,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药治疗
根据病因,中医脏腑辩证,本病基本上分为脾肾两虚寒痰阻络及肝经气滞血淤两种证型。
脾肾两虚寒痰阻络除硬结症局部症状外,常伴有腰酸膝软,下肢乏力,会阴下坠不适,排尿疼痛或不畅,性欲减退,甚至阳痿。治疗上常用中药为阳和汤,二陈汤,活络效灵丹三方组合,起到温脾益肾,化淤软坚作用,促使结节消退。属本证者也可选用阳和丸,小金丹,散结灵,夏枯草膏等中成药制剂内服。
肝经气滞阻络此证除局部硬结等症状外,可伴有下腹部胀坠疼痛,睾丸抽挚串痛,症状可随情绪的变化加重或减轻。常用中药方为复元活血汤和海藻玉壶汤,其作用为舒肝理气,化淤散结,促进硬结软化,消散。属本证者也可选用中成药西黄丸,大黄蜇虫丸等口服。
1/2页12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