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外伤后颅内积气是指空气经由骨折线入颅,分布于硬脑膜下、蛛网膜下或脑室内引起的颅高压征等。病因病理
本病几乎均因颅底骨折累及鼻副窦或乳突气房而致,故常合并脑脊液漏。空气经骨折线进入颅内之后,可积于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内或脑室内,以单侧为多,少数可引起双侧性积气。最常见的部位是前窝筛骨骨折造成额部硬脑膜下积气或局部脑内气囊肿,其次是因后筛窦或蝶窦骨折而致。空气入颅的机理与受损窦腔内气体压力骤然升高有关,如擤鼻、咳嗽或打喷嚏时,均可使空气压进颅内。但有时亦可因颅内压过低,源于液体动力学的影响在病人变换体位时,可将空气吸入颅内。另外,在开放性颅脑伤或火器性脑穿透伤时亦可使空气直接带入颅内,形成硬脑膜下、脑内及脑室内积气。
临床表现临床多表现为头痛、呕吐、头部活动时有气过水声。病人做大声叫喊、咳嗽、恶心呕吐时加重。病情严重时可有颅高压征。
诊断鉴别能过辅助检查一般可明确,无需鉴别。
检查化验气颅早期较易遗误,诊断主要靠X线照片或CT扫描检查,可见颅腔内积气,少量气体多分散在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大量积气常在额颞顶部,尤其是额部为著,严重时双额部大量积气,在CT扫描断面图上恰似山嵴状而呈“富士山征”。
并发症常合并脑脊液漏。如颅内压持续增高易引起脑疝。
预防保健本病为外伤性疾病,注意安全,小心开车,保持家居环境明亮,小心走路,看牢小孩子,避免外伤。
治疗用药气颅的治疗依伤情而定,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脑穿透伤伴有颅内积气时,应一次彻底清创,排空积气,妥善修复硬脑膜。对少量的无张力性散在积气,则除给予抗菌治疗预防感染外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常能自行吸收。对伴有脑脊液漏的复发性气颅,应按脑脊液漏的修补原则,及时施行手术。对大量张力性颅内积气的病人,必须尽早钻孔排气,任何迟疑和观望都是危险的,病人可以因为打个喷嚏而使颅内压急骤升高,从而引起脑疝甚至死亡。
关键字:外科骨科椎弓结核上一篇文章:肘外翻下一篇文章:椎管内结核肉芽肿相关文章脂肪瘤粘连性肠梗阻游走脾硬纤维瘤婴儿脐疝胰腺损伤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