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临床也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asymptomatichematuriaand/orproteinuria),是发生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后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病。从中医角度讲,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尿血”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外感六淫及疮毒之邪,又与肾虚有关。发病机理主要是外邪侵入机体,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液滞留泛滥,或邪热入里,热入下焦,迫血妄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有哪些症状表现?大多数隐匿性肾炎病人在发病前7~20天有前驱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脓庖病等,轻者并无感染症状。40%的隐匿性肾炎患者出现血尿,常为首发症状。尿色呈棕色、洗肉水样或酱油色。70%~90%的病人出现水肿,轻者晨起眼睑水肿,甚则全身浮肿,大部分可于2~4周自行利尿消肿。几乎全部的隐匿性肾炎病人呈现尿蛋白阳性,少于20%的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80%的病人出现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有关。血压持续不降者,多提示肾脏病变严重。大部分患者起病时出现少尿,尿量<500ml/d,并因此导致氮质血症,随尿量增加,氮质血症恢复。少数病人发展为无尿,及利尿后肾功能不恢复,均提示预后不良。另外患者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腰痛等其他全身症状。急性肾炎主要严重的合并症为心力衰竭,多发生于老年人及原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者,其发生主要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有关。脑病表现为头痛、呕吐、神志障碍、惊厥等,与高血压及水钠潴留有关。部分病人可进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如何?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变化虽与病因、病理改变、机体反应、医疗监护等条件有密切关系,但总的来说,不论是持续性蛋白尿或是反复性血尿者,病情都可在数年甚至20~30年内处于稳定状态且保持较好的肾功能。从病理角度看,隐匿性肾炎属于肾小球系膜细胞轻、中度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病变,但亦有少数隐匿性肾炎病例在较长病程中,或者在某一次诱发因素(如感染、过度劳累、寒冷刺激等)影响下;甚至无明显诱因,病情突然加重,就迁延不愈而进入肾功能不全期,其他肾炎症状(如高血压、水肿、大量蛋白尿等)亦显示出来,其病理变化多见于肾小球基膜、系膜增生或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对此种病理类型的患者应加强随诊观察,以便随时了解病情,积极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要做哪些辅助检查?1.尿检查: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相差显微镜下为严重的变形红细胞尿。还可见到白细胞、上皮细胞、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偶有白细胞管型。蛋白尿一般在0.5~3.5g/d,少数病人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尿改变的恢复大部分儿童及1/2左右成人于4~6个月转阴,少数可迁延一年,镜下血尿可迁延一至二年。 2.血液检查:血常规可见轻度贫血,与水钠潴留,血液稀释有关。若感染灶存在,可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可增快,少尿患者可出现高血钾,血容量扩张明显可见稀释性低血钠,可有轻度高氯性酸中毒,血液稀释导致轻度低蛋白血症,呈肾病综合征时可见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及一过性血脂升高。 3.免疫学检查:ASO滴度升高是近期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多于链球菌感染后3周滴度上升,3~5周开始下降,1/2患者半年恢复正常。但急性肾炎时ASO阴性不能否定有前驱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期CIC(循环免疫复合物)可阳性。大部分病人CH50、C3明显下降,多于6~8周恢复,若持续不降,应考虑其他疾病(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可能。另外,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加,尿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与急性肾炎时肾脏的凝血纤溶过程相关,其结果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4.其他:肾脏B超可见肾脏体积增大,肾实质增厚。可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一过性下降。大部分病人不需肾活检,但持续低补体血症、急进性肾炎者应及时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编辑:yi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