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永存动脉干

永存动脉干伴室间隔缺损1例报告

2009-11-25 www.jyyy.com.cn A +

永存动脉干伴室间隔缺损1例报告
发布日期:[09-09-2821:17:11]点击次数:[]
患者,女,12岁,主因发现心脏杂音10年,于2009-08-10入院。入院查体T:37℃,P:102次/分,R:22次/分,BP:113/79mmHg。发育差,营养中等。口唇稍紫绀,有杵状指,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簟P那扒蘼∑鸺鞍枷荩募獠挥诘谖謇呒渥笏侵邢撸段д#那扒创ゼ罢鸩托陌Σ粮校穆102次/分,心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胸片示:双肺纹理纤细,示肺少血,心影增大呈靴型,心胸比率为0.54,主动脉结增大,肺动脉段凹陷,心尖圆钝上翘,示右房、右室增大。心脏彩超示:右心增大,左心不大;冠状静脉窦内径8mm,可见左上腔静脉回声;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连续中断约16mm,主动脉结增宽,骑跨率达50%,收缩期左右室血流通过缺损共同射入升主动脉;右室流出道闭锁,主肺动脉及其分支显示不清。血常规:红细胞计数5.40×10^12/L,血红蛋白159g/L,血小板计数72×10^9/L。入院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肺动脉闭锁,残存左上腔静脉。为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于导管室行右室造影及主动脉造影术。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手术区域皮肤,铺无菌手术孔巾与无菌手术单,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成功穿刺右侧股静脉,经下腔静脉至右房、右室,行右室造影,可见肌小梁粗大,右室造影后主动脉显影,未见肺动脉显影,造影剂经高位室间隔缺损进入左室,左室发育可。之后调整导管位置至升主动脉,行升主动脉造影,可见降主动脉发出左、右粗大支气管动脉支供应左、右两肺,未见动脉导管未闭及主动脉缩窄;造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永存动脉干(Ⅳ型)伴室间隔缺损。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讨论:永存动脉干(persistenttruncusarterious,PTA)是指左、右心室均向一根共同的动脉干射血,动脉干的半月瓣骑跨于高位室间隔缺损之上,体循环、肺循环和冠循环血供均直接来自动脉干。永存动脉干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0.7%~2.5%。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按Collect和Edwards法分为四型。其中Ⅳ型PTA指肺动脉起源于胸段降主动脉或肺动脉缺失,肺动脉血供来自支气管动脉。Swischuk提出Ⅳ型PTA体-肺侧支血管起源于降主动脉,不存在原始动脉总干分隔不全,其胚胎学基础是肺动脉圆锥和主肺动脉发育不全所造成,与真正的共同动脉干不同。肺循环的血来自降主动脉不同平面发出的粗大体侧枝血管,多为支气管动脉、内乳动脉等。因此Swischuk将Ⅳ型PTA归为假性共干Ⅰ型,解剖基础为肺动脉瓣闭锁或肺动脉干闭锁,又称为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而假性共干Ⅱ型,解剖基础为右室流出道闭锁或几乎闭锁,肺动脉瓣闭锁而远侧肺动脉存在,又称为肺动脉闭锁伴法洛氏四联症。假性共干Ⅰ型和Ⅱ型的鉴别主要在于有无右室漏斗腔及侧支血管的来源。假性共干Ⅰ型无漏斗腔,侧支主要由降主动脉发出,Ⅱ型有漏斗腔,但发育不良,侧支主要来源于未闭的动脉导管。本例患者造影结果未见右室漏斗腔,侧支血管的来自降主动脉发出的粗大支气管动脉,未见动脉导管,故应为假性共干Ⅰ型即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文章录入:心内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