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菌肿是由真菌或放线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疾病。常见于足肿,侵入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筋膜、骨骼,形成许多穿道及痿管,脓液中有病原体形成的各种颜色的颗粒,足部常肿大呈假性肿瘤样。诊断本病要在脓液中或组织切片中找到颗粒。作真菌培养或放线菌培养,培养出各种真菌或诺卡氏菌,作菌种鉴定。由诺卡氏菌引起者口服磺胺、四环素等长期治疗可以治愈,真菌引起者,常需截肢,可试用氟康唑及伊康唑。
足菌肿应该如何预防?
足菌肿由于多因田间劳动时,皮肤破损致病菌侵入而引起,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外伤和接触腐烂物质,有外伤时应及时清创处理。对于较小的病损应尽早治疗,可避免加重。
足菌肿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要防止皮肤外伤,避免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和保证治愈的重要措施。
其次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早期局限性病灶,可采用局部病灶切除法。如果是深部组织病灶,切除范围要广泛,以免留有遗患。依据病原菌不同,选择敏感药物。两性霉素B对本病有效,局部病灶可采用每毫升含1~2mg的两性霉素B溶液作局部封闭。如果是系统性感染,可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真菌性足菌肿也可选用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疗程至少3个月;对放线菌和奴卡菌引起的足菌肿,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