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案

2009-11-06 百度百科 A +

  非甾体类药物(NSAIDs)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包括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扶他林)、美洛昔康(莫比可)、奈丁美酮(瑞力芬)等。它们疗效确切,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比如消化道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等。新近研制的特异性环氧酶-2抑制剂(西乐葆等)与前面几种药相比更为安全,但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都应谨慎使用。此外,人们常用的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仅有解热镇痛作用,几无抗炎作用,肾毒性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小,也是急慢性疼痛治疗的重要药物。还有一些前期研究显示,治疗此类病症的药物将会有镇痛作用更强、副作用更少的新亚型出现,目前人们正在拭目以待。需要指出的是,服用此类药物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同时熟悉它们的商品名和主要成分,不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此类药物。阿片类制剂仍然是现有的最有效的镇痛药。临床上常用的有可待因、芬太尼、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均有共同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包括镇痛、镇静、呼吸抑制、依赖性等。慢性疼痛患者虽可发生阿片耐受(即镇痛有效剂量逐渐增大),但很少发生阿片成瘾现象。曲马多属弱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已证明对多种急慢性疼痛有效。据测定,相同剂量下,曲马多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镇痛强度的1/5,明显强于非甾体类药物。为减少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服用时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激素作为镇痛目的药物应用,目前尚有争议,所以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尤为重要。激素的适应症有癌性痛,尤其是骨转移性痛和某些骨关节、肌肉、韧带、肌筋膜炎性反应引起的疼痛等。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重叠用药,否则只是增大药量,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骨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医师的经验、病人术前的身体条件、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一个好的关节外科医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训练有素、技术熟练,才能独立胜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实习编辑:HF)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