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性尿蛋白
可出现在任何发热性疾病。在发热期间尿中可查出蛋白和管型,但红细胞很少,亦无水肿和高血压。待热退后,尿异常可迅速恢复。
2、感染期尿异常
任何原因引起感染时,如细菌、病毒,尤其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期间,约有1/3患者可出现轻度镜下血尿、少量尿蛋白和管型,但无水肿和高血压,当感染控制后,尿检查即可恢复正常。
3、局灶性肾小球肾炎
一般发生在感染期间(急性肾炎则发生在感染后2周左右);局灶性肾炎以血尿为主,尿蛋白很轻;感染治愈后,患者尿液检查可恢复正常,预后好。与轻型急性肾炎仅有尿变化,而无水肿和高血压相似。
4、运动后尿异常
剧烈运动(如长跑、游泳、急行军……)或过度劳累后,在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尿异常―血尿、尿蛋白以至管型尿,但休息1―2天后(最迟少于7天)即恢复正常。在发生尿异常的同时无水肿及高血压(个别人可有暂时高血压)。
5、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损害,有时表现类似于急性肾炎,常伴有皮疹、脱发、光过敏、关节痛及心、肝、肺、脑和其他器官的病变,并多有发热、白细胞降低,化验抗SM抗体或DNA抗体及抗核抗体阳性。
6、妊娠毒血症
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尿蛋白和管型尿,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尤以妊娠最后二个月时症状更明显。但缺乏血尿是其主要特征,且肾功能大多正常,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出血、渗出等变化,产后绝大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
7、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炎伴有肾病综合征表现者易与肾病相混淆。后者以大量尿蛋白(≥3.5克/日)及低蛋白血症为特征,无血尿,前者有血尿,多无低蛋白血症,鉴别要点为肾病理检查,前者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后者可呈微小病变或其他慢性肾小球损害的病理改变。
8、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炎若发生尿道、膀胱粘膜及肾脏充血水肿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类似急性肾盂肾炎。但肾盂肾炎有发热、血尿、白细胞均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对抗生素治疗有效,且无明显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尿中也无红细胞管型。
此外,除了以上8点,急性肾炎还易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相混淆。故要格外注意,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