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诊断,需经ERCP、PTC或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明确排除结石、肿瘤、蛔虫等常见梗阻性黄疸原因,证实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是引起黄疸的直接原因所在。
十二直肠憩室按解剖部位分为乳头旁憩室和非乳头旁憩室。乳头旁憩室是指憩室距十二指肠乳头2.5cm以内,与乏特壶腹关系密切。乳头旁憩室是十二指肠憩室的主要类型,引起梗阻性黄疸的比率较高,是十二指肠憩室引发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引发黄疸主要是由于憩室排空不良,憩室内肠内容物潴留,憩室内压力升高,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或直接压迫胆管末端造成胆管梗阻,引起细菌过量繁殖导致胆管感染,因此而出现反复发作的黄疸、胆管炎等一系列临床表现。Lemmel首次报道该病,亦称Lemmel综合症。
国外多主张保守治疗,一般经过抗感染、控制饮食及胃肠减压等非手术治疗,可暂时缓解症状,但较易复发,故国内临床多在控制感染炎症的基础上采取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满意。一般主张憩室直径在2厘米以上或憩室颈口较小,右上腹或脐右上方疼痛持续且明显者,应考虑手术。
手术方式根据憩室部位、大小等情况而定:其中憩室内翻缝合术适于小的憩室。憩室切除术多适于十二指肠降部外侧、横部、升部的憩室或有炎症较大的憩室也应切除,手术较简单。憩室旷置术适用于降部内侧、球部憩室和多发性憩室及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另外,国内外报道称转流术(胃肠或胆流改道)较为理想,如毕Ⅱ式胃部分切除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术后并发症较少,现在多在临床尝试。转流术尤其适用于憩室位于乏特壶腹部周围1 cm左右的患者。其中尤以胃空肠Roux—en—Y形吻合术更为理想,既能使胃肠改道,消除憩室内食物滞留,降低憩室内压力;同时又防止空肠内容物的逆流,解除胆道下端梗阻,使胆道引流通畅。可操作性强,术后并发症少。
很可能属于十二指肠旁憩室,出现感染;或憩室较大,对胆总管有压迫。
处理:
1 内镜下明确具体情况,
2 如为十二指肠旁憩室,可行憩室成形术;或置放内支架(经验表明效果欠佳)。
3 如憩室较大,可行手术切除,或憩室旷置即BILLROTH 2式或胃大部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