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五大标准

2009-07-27 网络 A +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诊断】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修订的再障诊断标准如下: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②一般无脾肿大。

    ③骨髓检查显示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 生活 跃,巨核细胞应明显减少,骨髓小粒成份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作骨髓活检等检查)。

    ④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⑤一般抗贫血 药物 治疗无效。

    【预防】

    1.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 药物 应严格掌握指征,防止滥用。在使用过程要定期观察血象。

    2.对接触损害造血系统毒物或放射性物质的工作者,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血象检查。

    3.大力开展防治病毒性肝炎及其他病毒感染。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