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由于胆总管、肝管或肝内胆管,甚至肝内外胆管均闭锁而产生的一种阻塞性黄疸症,称之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诊断】
一、病史
(一)询问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是逐渐加剧,还是中间有波动。
(二)粪便颜色何时改变,与黄疸的关系,何时转为陶土色。
(三)母亲有无患肝炎或其他病毒感染史(风疹、疱疹性病毒等)。
(四)曾否经过内科治疗,效果如何。
二、体检
(一)仔细检查全身皮肤、巩膜黏膜黄疸的深度,观看大、小便颜色。
(二)腹部检查:注意肝脏大小、质地、脾脏大小及有无腹水和腹壁静脉曲张。
三、实验室检查
(一)血尿常规,凝血时间,血小板。
(二)检测:总胆红素,一分钟胆红素、谷丙转氨酶、锌浊度、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
(三)作血清胆红素的动态测定。
(四)查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
(五)尿检:尿胆红素,尿胆素及尿胆原测定。
(六)大便常规:测粪胆素。
四、特殊检查
(一)DNA排泄试验:有较高的肝细胞提取率(48%-56%能诊断由于结构异常所致的胆道部分性或完全性梗阻)胆道闭锁时,注射时连续追踪扫描,5分钟显现肝影,以后未见胆道显影,甚至24 h后亦未见胆道显影。
(二)B超检查:可作为辅助检查。
【治疗】
一、治疗原则:出生后怀疑为胆道闭锁时,应进行多种的鉴别方法,均先按新生儿肝炎治疗。对病程已接近2个月而诊断不明者,应作外科探查。
二、手术指征
(一)手术年龄:在2个月左右为佳,最好不超过3个月。
(二)临床、实验室、同位素室检查:B超高度怀疑本病者,临床上黄疸进行性加剧;血清胆红素动态观察继续上升;同位素扫描肠道基本不显影,均需手术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