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先天性高肩胛症

先天性高肩胛症——术后护理

2009-07-22 华龙网 A +

  1、心理护理

  先天性高肩胛症

  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制定出结合患儿实际情况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其情绪稳定。检查治疗时动作轻巧,多安抚患儿,多给予爱护、夸奖,提高痛阈,取得患儿配合。同时向家长讲明患儿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加强对患儿的支持。

  2、石膏外固定护理

  术后为促进石膏凝固,防止石膏变形、断裂,石膏应完全暴露,冬季可用烤灯照射,在石膏未干前,避免用手指在石膏上压凹陷,致使该处组织受压,密切观察石膏绷带松紧度及上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术侧肢体末梢血液循环,皮肤感觉、温度、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本组患儿术后U形石膏托保护2周,石膏固定牢固,无变形及断裂发生,石膏绷带松紧度适宜。

  3、头部沙袋固定

  术后出现轻度头颈偏斜,但胸锁,突肌未见明显挛缩,考虑为长期高肩胛使一侧肌肉紧张所致,采用睡眠时头部用沙袋固定在中立位,患儿配合良好,1个月后头颈偏斜情况明显好转。

  对于本病畸形不严重。功能障碍不显著者。不考虑手术治疗。可作些被动和主动的上肢活动。如外展。上举。下压及内收。伸展牵引短缩的肌肉。改善和增进肩的外展和上举功能。

  手术治疗适用于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明显的患儿。患者除了肩胛骨的升高外。还合并有其它的骨性及软组织畸形。故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考虑下列因素。①年龄  以3~7岁时手术效果较好。年龄太小则不能耐受手术。8岁以上者。手术时过于注重矫正畸形。常引起臂丛神经牵拉而造成损伤。同时组织发育接近成熟。缺乏弹性。对肩胛骨位置的变化适应性差。故功能改善收效甚少。应慎重考虑。②畸形程度对畸形严重合并有功能障碍者应考虑手术。功能障碍不著而仅有外观畸形可不考虑手术。③双侧畸形:如畸形对称可不考虑手术治疗。④如合并有其它脊柱及肋骨严重畸形。估计术后功能改善不大。不应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松解肩胛骨周围软组织。使肩胛骨下降至正常位置。切除阻碍肩胛骨下降的骨性。肌性连接。注意避免血管。神经损伤。

  几种常用的手术方法:

  (一)肩胛骨内上部的肩椎骨桥切除术   全麻。俯卧位。在患侧肩胛冈上作一横形切口。切口内自斜方肌上部纤维起。外于肩峰。将肩胛骨内上缘上方的斜方肌分离牵开。显著肩胛骨的上部和肩椎骨桥。在肩胛骨上切断肩胛提肌和菱形肌附着点。肩胛骨切除多少。因病人而异。原则是必须包括肩胛冈上部。肩胛冈内侧端和突出在肩胛骨内侧缘的结节。因此结节可能与棘突相抵触。切除部分肩胛时必须连同骨膜一并切除。以防骨质再生。影响术后疗效。最后切除肩椎骨桥。将维持肩胛骨高位的软组织切断后。肩胛骨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肩胛骨大部分切除术  McFarland主张把肩胛骨大部分切除。仅留下关节盂和喙突部分。但必须充分保持肩胛骨对肩关节的稳定性。该法用于治疗畸形严重的患者。主要的缺点有:创伤严重。出血多。术后功能有一定程度影响。由于切除了大部分肩胛骨。外形不美观。

  (三)肩胛骨下移固定术  主要步骤是切断附丽于肩胛骨上诸肌及肩胛骨内上角的骨桥及骨突。将肩胛骨下移并固定。此法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

  全麻。俯卧位。自第一颈椎棘突至第九胸椎棘突作一正中切口。于棘突上切断斜方肌和大小菱形肌的起点。然后翻开游离的肌肉瓣。显露出肩胛骨的肩椎骨桥或附着于肩胛骨上角的纤维束带。连同骨膜切除肩椎骨桥。如无骨桥则切断纤维束带或挛缩的肩胛提肌。须注意防止损伤肩胛上神经与肩胛横动脉。肩胛骨内上角如向前弯曲超过胸廓顶部者应将内上角凿除。经以上处理。肩胛骨可比较容易地被推下移至接近正常位置。使术侧肩胛冈与健侧肩胛冈达同一水平。此时可用钢丝经肩胛冈到下角最后固定在髂后上棘或肋骨骨膜上。稳定肩胛骨在此矫正位置后。再将斜方肌。菱形肌缝回原起点以下的棘突。斜方肌的下部则应有过剩的部分。术后患肢用肩-肱绷带包扎。2~3周后逐渐进行肩关节活动。内固定的钢丝可在肩胛骨位置稳定之后抽除。

  肩胛骨下移术

  ①切断的斜方肌上部  ②被压下的肩胛  ③皮肤缝合线  ④斜方肌过剩部分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