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非特异性尿道炎

非特异性尿道炎的病因

2009-07-14 网络转载 A +

  (一)发病原因

  目前已证实至少有两种病原微生物参与本病的发病即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也发现其他一些微生物与本病有关

  本病亦可能由一些非性传播的病因导致细菌性尿道炎可以继发于上泌尿道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尿道狭窄包茎及尿道插管等此外先天性畸形化学性刺激肿瘤和某些过敏因素也可导致尿道炎全身性疾病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尿道炎还没有证据表明手淫饮用咖啡酗酒某些食物性行为过少或过频会引起尿道炎

  历史:人类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疾病古人即已发现首次从生殖道分离到衣原体则是在1959年JonesCollier和Smith他们从一位新生儿眼炎婴儿之母的子宫颈发现沙眼衣原体1964年第1次从与结膜炎有流行病学关系的男子尿道中发现衣原体

  病原学:沙眼衣原体是NGU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和单纯疱疹病毒等

  据美国CDC报道NGU患者中25%~55%的病例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ochomatisCt)引起20%~40%的病例由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引起2%~5%的病例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偶尔是NGU的病因尚有少数病例病因目前尚不明了

  1.衣原体 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致病其中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和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

  沙眼衣原体含4个生物变型(生物型)(biovar)可能是不同的微生物鼠和猪亚型尚未发现感染人类第3种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LGV)的生物型即LGV型第4种生物型(沙眼型)主要引起生殖道感染和沙眼

  沙眼生物变种又可分为A~K 12种血清变型(血清型)(serovars)ABBaC 4种血清型引起沙眼D~K 8种血清型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LGV可分为L1L2L3 3种血清型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衣原体在细胞内生长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颗粒结构一种为始体(initial body繁殖型)呈圆形或卵圆形;另一种为原体(elementary body感染型)呈球型每个发育周期约需40h

  衣原体对热敏感56~60℃仅能存活5~10min在-70℃可保存数年0.1%甲醛或0.5%苯酚(石炭酸)可将衣原体在短期内杀死75%乙醇在半分钟内即可将衣原体杀死

  2.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M.pneumonieMp)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生殖支原体(M.genitaliumMg)前者引起肺炎后者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支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没有细胞壁及前体形态呈多形性属于软皮体纲的一种原核微生物是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大小为0.2~2.3µm很少超过1.0µm支原体由二分裂繁殖形态多样基本呈球形和丝形支原体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细胞培养中生长用培养基培养营养要求比细菌高

  生殖支原体是新近被发现的支原体它是由Tully等于1981年首先从两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尿道标本分离出来的有资料表明生殖支原体是泌尿道和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具有性传播性而且泌尿道和生殖道可能是生殖支原体寄居或感染的原发部位由于生殖支原体体外分离培养显示其生长缓慢需要的营养成分复杂所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生殖支原体非常困难目前生殖支原体的检测主要通过PCR方法

  支原体对热抵抗力与细菌相似但有些支原体抵抗力较差如45℃15~30min或55℃5~15min即被杀死用苯酚或来苏儿易将其杀死支原体在无糖培养基中用石蜡封盖后在37℃下可存活1个月低温或冷冻干燥可长期保存

  (二)发病机制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仍不明衣原体感染的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可能就是衣原体复制的组织损害和衣原体激起的炎症反应以及宿主细胞破坏的坏死物质等产生的综合影响衣原体感染引起大量免疫反应(以循环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反应出现)有证据表明衣原体病部分是过敏反应所致或者就是免疫病理性疾病所谓致敏抗原已被鉴定为HSP60类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大多数衣原体感染都只是受累部位数量相对较少的部分细胞受到感染由于每个包涵体每次都释出大量活原体而附近感染的细胞却相对较少因此肯定有限制传染性的控制机制此机制仍未尽悉但T细胞功能似甚重要已发现淋巴因子对衣原体有抑制作用沙眼衣原体对αβγ干扰素都敏感γ干扰素似更重要γ干扰素似能延长发育周期使网体存在较长时间此举可能引起持续性隐性感染并可在免疫病理中起到作用

  γ干扰素的明显作用可能是对感染的控制而非对新感染的保护因此可能与感染的清除有关中和抗体也有可能起到作用但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亦待澄清抗体能中和细胞培养中衣原体传染性抗体能抑制衣原体对非专业吞噬细胞表面的附着或使之不能抑制吞噬溶酶体融合或防止原体和网体通过交联表面蛋白而发生的形态学转变

  支原体不侵入组织和血液只能黏附在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支原体黏附后可进一步引起细胞损伤表现为:

  1.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从细胞吸收养料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

  2.支原体放出有毒代谢产物如溶神经支原体能产生神经毒素引起细胞膜损伤;解脲支原体有尿素酶可以水解尿素产生大量氨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此外支原体还可黏附于红细胞巨噬细胞和精子表面解脲支原体黏附于精子表面后可阻碍精子运动其产生的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可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引起不育与不孕

  (1)衣原体在泌尿生殖道疾病中的作用:35%~50%NGU都是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沙眼衣原体性尿道感染无症状者比淋菌性尿道感染更为常见如有症状亦常较轻

  性事活跃的青年男子中急性附睾炎70%以上皆为衣原体感染而35岁以上附睾炎的病人一般皆为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并有泌尿系疾病或器械操作史

  沙眼衣原体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作用如何仍有争议总的说来还不能对沙眼衣原体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作用得出肯定结论进一步研究需有严密的病例定义(包括前列腺压出液中细胞数)采用常规组织学检查活检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敏感的分子检查技术(如PCR或原位DNA杂交法检查前列腺中衣原体)以及对治疗的评估等

  Reiter综合征(尿道炎结膜炎关节炎和典型皮肤黏膜损害)以及反应性腱鞘炎或关节炎而无其他Reiter综合征表现皆已发现与沙眼衣原体生殖器感染有关以微量免疫荧光(micro-IF)抗体测定法检查未经治疗的典型Reiter综合征男子发现80%以上先有或同时感染沙眼衣原体Reiter综合征在HLA-B27单倍型病人中亦发现较多Ⅰ类HLA-B27单倍型似可使Reiter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长10倍此综合征患者中60%~70%皆为HLA-B27阳性

  沙眼衣原体可致子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炎像淋球菌一样沙眼衣原体亦可引起前庭大腺导管感染

  急性输卵管炎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比率因地区和研究群体而异西雅图对经腹腔镜检查证实的输卵管炎和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的子宫内膜炎妇女所作研究表明:80%~90%皆有衣原体或淋球菌感染衣原体与淋球菌感染各自所占比率几乎相等很多衣原体输卵管炎病人尽管病情继续进展至输卵管瘢痕化导致不育但都无任何症状或甚轻微因此被称为衣原体所致“静寂型输卵管炎”(silent salpingitis)

  自Fitz-Hugh和Curtis首先报道肝周炎(Fitz-Hugh-Curtis综合征)以来与输卵管炎同时或在其后发生的肝周炎就被认为是淋球菌感染的一项合并症但是近15年来的研究却提示:实际上衣原体感染与肝周炎的关系可能比淋球菌更为密切性事活跃的青年妇女如发生有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就应想到肝周炎的可能

  (2)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疾病中的作用:支原体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作用仍然有争论根据培养分离的研究结果并不表明人型支原体可能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对各种抗菌药物的临床反应也不支持这种支原体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系

  至于脲原体目前的资料支持脲原体在少数病例中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虽然还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比例的病人可检测到确实由脲原体所致从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的尿道中检出脲原体并不一定意味着这是他所患疾病的原因

  生殖支原体和脲原体相比这种支原体显示与急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有更强的关联在持续性或急性发作后疾病复发的男性患者12%~20%可在尿道中检测到生殖支原体

  研究表明生殖器的支原体在真性慢性前列腺炎中的作用是极小的与附睾炎的关系尚未确定在Reiter病中的作用还不清楚

  已有某些证据表明人型支原体可能是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因但没有证据显示脲原体具有类似的作用

  据报道脲原体可减低精子的运动力和减少精子的数量并和精子的异常外观有关清除脲原体可以改善精子的运动力数量和外观虽然脲原体可能和精子运动力的改变有关但是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脲原体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

  支原体和HIV感染及AIDS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在AIDS病人的器官和组织中培养出一种支原体称为未识支原体(Mycoplasma incognitus)随后被鉴定为发酵支原体在此之前已从泌尿生殖道少量分离到发酵支原体但更经常是作为污染物从细胞培养中分离到其致病性尚不明研究发现支原体在细胞培养中能增强HIV的复制可引起细胞死亡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