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两大难点

2009-06-17 生活日报 A +

  难点之一:如何区别病理性白细胞减少与假性白细胞减少

  部分病人在体检时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白细胞总数减少,由于对血液系统疾病的紧张心理,会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积极治疗,而事实上并不等于能达到升高白细胞数的目的,并且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这类病人由于以往已经长期服用中西药治疗,因白细胞不上升,产生了心理障碍,经常自觉有头晕乏力等身体不适。此时寻找不到引起白细胞减少之原因,激发实验提示为阳性,考虑为假性白细胞减少。

  这类病人无须治疗,应对病人做解释工作,让其了解仅为数量减少之假性白细胞减少,与病理性白细胞减少有根本区别,让患者放下精神负担,克服焦虑情绪,注意饮食、生活和精神调理。亦可动态观察白细胞数量。

  难点之二:如何降低急粒细胞缺乏症的病死率

  急性粒细胞缺乏是一种严重的内科急症,以前病死率可达80%,现由于治疗手段增多,病死率虽已降低,但也在10%以上。

  而严重感染又是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粒细胞缺乏病人能否度过危险期,关键在得力的预防感染措施上。

  如果控制感染,争取到粒细胞回升的机会,则预后良好。 中医以控制病毒感染为主,予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太白七仙草“系列中草药,均有良好的疗效。

  只有全方位控制感染,防止感染引起的后患,才能赢得时间提升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绝对值,从而使本病得到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