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癌

专访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主任何裕隆教授:是什么使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62%

2009-06-04 文摘报 A +

  我们都知道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但单纯手术是否可以解决全部问题?据悉,全国胃癌总体生存率37.7%,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胃癌术后5年累计生存率超过50%,根治性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62%,是什么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胃癌术后生存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带着上面两个问题,我们今天专门走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胃肠胰外科,有幸邀请到了胃肠外科主任何裕隆教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这个国内最早成立的“胃肠胰外科”。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以西北最高东北及内蒙古次之华东及沿海又次之中南及西南最低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 ,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 ,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 ,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由于胃癌在我国极为常见,危害性大,有关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胃部疾病等有关,所以了解有关胃癌的基本知识对胃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