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颈椎黄韧带骨化1例

2009-03-29 39健康网 A +

  患者 男,63岁。左前臂内侧麻木疼痛1年。半年前渐感胸部以下肢体麻木,行走略蹒跚。体检:C6棘突深压痛, 无放射痛;左前臂内侧及剑突平面以下皮肤痛觉减退,四肢肌力Ⅳ~Ⅴ级,Hoffmann征(+)。X线片示C5、6椎间水平椎管后壁处高密度骨性阴影突向椎管内。CT扫描示C6椎体平面椎管内椎板前缘见对称性分布的2个骨化影,大小分别为0.8 cm×0.6 cm×1.5 cm、1.2 cm×0.5 cm×1.5 cm,边界光整,其中各有2层与椎板相延续,CT值826 HU,病灶下方还可见多个点状骨化影,椎管变窄,颈髓受压。MRI示平C6椎体平面黄韧带区可见双侧对称性类圆形长T1短T2 低信号影。大小分别为0.8 cm×0.6 cm×1.5 cm、1.2 cm× 0.5 cm×1.5 cm;颈髓受压变形,病变下方颈髓内可见长T2 高信号。手术所见:以C6为中心作一切口,逐步咬除棘突、椎板, 将两侧椎板向外掀开,见该处黄韧带增大、变硬、发白,仔细剥离,咬除骨化之黄韧带,见韧带内似白色粉样,质硬,颈髓两侧受压并使之凹陷,完全咬除后,硬膜囊搏动恢复,压迫解除。病理检查:肉眼见灰白组织一堆,约花生米大小,内有灰白粉末状物。镜检:纤维韧带组织变性,纤维显现不清,片状钙化、骨化;另见有破碎的骨组织及软骨,未见肿瘤及明显的炎症反应。   椎管内黄韧带骨化,造成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并不少见,但发生在颈椎则十分罕见。发病机制未明,多数位于黄韧带的椎板间部;中、下颈椎(C4~5、C5~6、C6~7)居多,此位置为颈椎曲伸活动大的部位,说明可能与张应力有关。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黄韧带骨化的最重要手段,特别是CT、MRI,能清晰地显示位于椎板腹侧的圆形或椭圆形骨性病灶,并向椎管内突入。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不难,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黄韧带钙化。有文献报道黄韧带钙化CT值平均为182 HU,介于水与骨之间。而本例CT值826 HU,明显高于钙化的平均值; (2)黄韧带骨化性纤维瘤。本例术前CT、 MRI均提示黄韧带骨化性纤维瘤。黄韧带骨化引起脊髓疾病,需手术治疗。 (实习编辑:陈俊琦)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