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舟月骨分离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病因】   本病可为原发性、继发性或伴发性。原发性舟月骨分离指舟月骨间隙增大,舟骨旋转是外伤的直接而最终的结果。原发性舟月骨分离可能无特殊原因,或是轻微的扭伤,或者腕部反复累积性创伤。继发性舟月骨分离继发于更为广泛的损伤,可能是腕舟骨或月骨脱位,但整复后仍有舟月骨间隙增大表现,也可能由于腕滑膜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韧带损伤引起伴发性舟月骨分离,它伴随着腕部损伤的发生。   【治疗】   1.急性单纯型分离:   (1)闭合复位石膏管型外固定术:背伸腕关节及前后推挤舟骨将旋转脱位的舟骨复位,然后石膏固定,固定期间定期摄片复查。   (2)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复位舟骨,在X线监视下经皮穿针,固定舟月骨间关节和舟头骨间关节,用石膏管型将腕关节固定在掌屈位。   (3)切开复位韧带修复术:切开后复位舟骨,以克氏针固定舟月、舟头骨间关节,修复桡腕掌侧韧带和舟月骨间韧带。术后用长臂石膏管型将腕关节制动于掌屈位6周,然后改换前臂石膏管型。术后8~10周,拆除石膏并拔针,开始功能锻炼。   2.无关节炎的慢性单纯型分离:   (1)切开复位背侧关节囊固定术:切开复位舟骨,以克氏针固定。并将掀起的背侧关节囊韧带组织瓣用抽出钢丝固定法与舟骨远极背侧部缝合固定。术后用拇人字形石膏固定8周,然后开始功能锻炼。   (2)切开复位韧带重建术:目的是重建桡腕掌侧韧带和舟月骨间韧带,以稳定舟、月骨及恢复它们彼此问的正常对应关系。材料来源有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将它们穿行于桡骨近端掌侧缘、舟骨和月骨上预穿的孔洞内,然后紧缩并予以缝合固定,以此替代断裂的韧带。重建手术的方法有很多种,都较为复杂。   (3)局限性腕关节融合术:对于不能复位的慢性舟月分离病例,或修复重建韧带失败者,可以采用此手术方法。常选用的有舟月、头月、舟头融合术、不切除舟骨的头钩三角月融合术、舟大小多角融合术或头钩三角月融合加舟骨切除、四角关节融合术。   3.伴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慢性单纯型分离:   (1)舟骨假体置换和头月骨间关节融合术:用人工假体置换脱位、变形的舟骨,可部分矫正关节塌陷畸形。头月骨问关节融合,一方面可防止腕关节进一步塌陷,另一方面也可消除晚期病人有头月骨间关节炎所引起的疼痛症状。   (2)近排腕骨切除术:通常采用背侧入路,将近排腕骨全部切除,使头状骨的头与桡骨近端腕关节面内侧部成关节。临床上对缓减疼痛有确切疗效。术后常常握力下降,但能保留腕关节的大部分运动幅度,并且症状得以缓减。   (3)全腕关节置换术:是在舟月分离发展到后期,发生舟月进行性塌陷和普遍性骨性关节炎并有明显症状者,才采用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手术。   (4)桡腕关节融合术:用于舟月分离伴有严重桡腕关节骨陛关节炎者,尤其适用于年轻或重体力劳动者。缺点是明显降低腕关节活动幅度,但是其缓减症状的疗效是肯定的。   4.伴发舟骨骨折的分离:   (1)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适用于急性的、有骨折移位的分离。   (2)闭合整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适用于骨折无移位的分离。   (3)切开复位、植骨和舟大小多角骨间关节融合术:适用于伴有舟骨骨折不愈合的分离。若腕关节有创伤性关节炎的存在,则行假体置换和头月骨间关节融合。   5.伴发月骨周围脱位或月骨脱位的分离:①切开复位韧带修复术;②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   6.动态分离:①石膏托固定,主要用于急性动态分离,通常需6~12周;②韧带重建术;③舟大小多角骨间关节融合术适用于石膏固定无效和慢性的动态分离。 (实习编辑:陈晓双)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